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西北师范大学;甘肃陇神戎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陇南田园油橄榄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天水维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陇南市核桃开发中心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4585
成果描述:
| 西北地区是国家扶贫重点,甘肃86个县(区)中58个是国列和省列贫困县,而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造就的多样特色植物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高值化开发区域特色植物资源是发展地方经济、改善民生、扶贫攻坚的重要举措。该项目长期聚焦兰州百合、油橄榄、元胡、马铃薯等西北特色植物及废弃物资源,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应用绿色制备技术,研发生产了植物多糖、功能油脂、生物碱和茶多酚等系列功能产品,实现了资源高值化利用和产业融合,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助推产业扶贫。西北特色多糖植物的创新研究与高值化开发:首次确定了兰州百合、锁阳、蕨麻、葫芦巴等特色植物中多糖的化学结构及活性决定簇;创制了高效制备活性多糖及其衍生物的新工艺;研发生产了调节血糖、提高免疫力的系列多糖专利产品;构建了兰州百合保鲜、脱水绿色新技术及可控一体化生产装备,解决了鲜百合防氧化、储运保鲜关键技术,鲜食百合保质期从30天延长至90天。多糖和鲜食百合产品填补了国内外市场空白,实现了高值化。西北特色油料植物的功能产品研发及综合利用:将酶解技术成功用于功能油脂的生产,系统研究了油橄榄、核桃、文冠果和亚麻等特色油料植物中的功能成分,评价了其降脂、保肝、抗氧化、延缓衰老等生物活性;开发了功能油脂生产与副产物综合利用的集成技术,研制了系列功能产品,培育了一批特色富民产业。其中,甘肃油橄榄种植面积和产值跃居全国第一,鲜果和橄榄油产量占全国的90%,推进了橄榄油生产技术和产品的国产化。植物非成瘾镇痛生物碱的研究与新药创制:研发了用于头痛、痛经和胃脘痛治疗的非成瘾元胡止痛滴丸,获得国家新药证书,入选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国家基本药物和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上千万患者使用,疗效显著。发明了滴丸制剂连续化可控专利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10倍以上;确定了高乌甲素立体构型,研发的硫酸高乌甲素系列衍生物解决了现有品种溶解性差、生物利用度低的难题;建立了元胡和高乌头药材引种驯化、快繁和标准化种植基地。植物废弃物再利用关键技术开发与推广:首次以植物废弃物为原料创制了多功能固沙种草剂和植物生长剂的新工艺、新产品。固沙剂在甘肃民勤等风沙区应用,沙丘结皮厚度1.41 cm,抗风蚀率98%,固沙抗风蚀效果良好;植物生长剂在旱作农业区示范推广种植棉花、玉米、小麦等2万余亩,节约灌溉用水30-40%,增产6-25%,经济、生态效益显著。发明了以特色植物废弃资源绿色化生产茶多酚和茄尼醇(纯度90%以上)的关键技术,生产了系列专利产品,为植物废弃物的再利用开辟了新领域。获甘肃省科技进步、技术发明一、二等奖各3项;授权发明专利50项(美国2项、中国48项);发表论文175篇(SCI 40篇、EI23篇),SCI他引396次。开发的新工艺、新产品在22家企业转化,近三年新增销售额9.6亿元、利润2.3亿元,辐射带动50余万农户增收。因服务“三农”工作显著,2013年科技部、教育部批准成立国家级“西北师范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