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4582
成果描述:
| 先天性和肿瘤性胆肠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总体发病率高达1.8%。。传统手术创伤大且并发症多,正逐步被微创手术取代。早期微创手术采用传统的手术入路和解剖标志,致使手术适应症严重受限而难以推广。该项目依托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和湖北省微创外科医学临床研究中心,在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下,经十余年研究和实践,探索出适用于胆肠微创手术的新型解剖标志及手术入路,并据此创建了一系列适用于上述疾病的微创诊疗技术,有效拓展微创手术适应症、显著提高疗效并减少并发症。主要创新如下:创新微创解剖学指导下的常见结直肠疾病诊疗方法:1.创立“长肌鞘分离、内括约肌V形部分切除、短肌鞘吻合”先天性巨结肠微创术式,将优秀控便率从66.7 %提高至87%,多种并发症发生率减少50%以上;2.创立“影像学三维重建-肛门括约肌电刺激-腹腔镜微创手术-直肠肛管向量测压-生物反馈训练”综合体系用于肛门闭锁的诊疗,减少肛门括约肌损伤,并发症发生率从21%降至12%;3.创立“腹腔镜下逐层筋膜解剖,显露复杂瘘管,联合后矢状入路(Pena术式)分层包埋式缝扎,叠瓦状覆盖”全新术式,攻克了复杂性直肠尿道瘘和直肠阴道瘘术后复发率高的技术难题,Pena术式创始人A.Pena教授推荐该手术为标准术式之一;4.创立“以肠系膜上静脉为解剖标志”右半结肠癌微创根治术式,并发症从17.6%降至11.8%,三年生存率从84.4%提高至92%;通过制定围手术期加速康复方案,促进肠道功能早期恢复。创新微创解剖学指导下的胆道疾病诊疗方法:1.针对严重粘连的胆总管囊肿患儿,提出“全层离断前壁、逐层游离后壁”的精确微创手术解剖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了术中邻近大血管致命性损伤的难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从20%降至8.2%;2.创新“腹腔镜下保留左右肝管开口,胆管喇叭口状残端-空肠双向分层连续吻合”的胆总管囊肿根治切除术式,成功解决了吻合口狭窄的难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从18%降至2%,显著提高治疗效果;3.创建大便比色早期筛查联合腹腔镜胆道造影对胆道闭锁精准分型的方法,有效避免非胆道闭锁患儿接受不必要的腹腔镜胆道造影,显著提高胆道闭锁患儿早期诊断率。提出诊疗胆肠疾病新的理论基础:1.发现先天性巨结肠患者NRG3基因新的突变位点,为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2.揭示胆道闭锁病变部位调节性T细胞及Thl7细胞比例失衡的现象,从理论上证实胆道闭锁术后黄疸复发抗炎免疫治疗的合理性;3.阐明肠癌微环境中IFN-γ可致Thl细胞失能并募集Th17细胞促炎的机制,为肠癌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成果编写入《先天性胆道畸形诊断行业标准》、《中国大陆地区胆道闭锁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腹腔镜结肠直肠癌根治手术操作指南》及《胃肠间质瘤规范化外科治疗专家共识》;发表论文131篇,SCI收录50篇,总影响因子(IF) 141.035,最高达20.004,他引545次;在国内率先开展5种术式;成果推广至全国近百家医疗单位;举办国际国内大型学术会议21次;参会人员6280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