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上海交通大学;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与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现代种业发展基金有限公司;淮阴师范学院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4531
成果描述:
| 该项目属于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学领域。农业转基因生物分子特征是安全评价、检测监测和知识产权保护的核心。项目实施之初,中国缺乏农业转基因生物分子特征识别检测理论和技术标准体系,安全评价关键数据不完整、不准确,导致审批决策困难、依法监管难以开展,严重制约中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和产业化进程。项目单位通过联合攻关,取得如下创新性成果:1.建立了精准、高通量分子特征识别新理论和新技术:针对传统分子特征分析精准性差、通量不足的缺陷,提出了转基因分子特征全基因组水平扫描识别TranSeq理论模型,利用双端测序以及与参考基因组比对、差减、拼接和校准分析,实现了外源基因在基因组中的插入位点、拷贝数和非预期插入等分子特征全面信息的准确获取;发明了DNA快速提取、靶序列通用高效扩增富集和精准定量识别分子特征系列技术,将识别靶标数从单次实验1个提升到24个,识别时间从3-4小时缩短至1小时。在该基础上,揭示了转基因水稻、大豆、玉米、棉花、番木瓜等8种作物44个重要转基因转化体的分子特征。2.创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分子特征检测新方法和标准体系:针对中国缺乏农业转基因生物检测方法和标准问题,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作物内标准基因挖掘和验证模型,确定了水稻、棉花、油菜和番木瓜等6种作物内标准基因;研发了72项分子特征定性定量检测新方法,涵盖了中国研发和应用的主要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制定了6项ISO国际标准方法和40项国家标准(占同期转基因分子检测国家标准总数的67.8%),形成了以转化体为单元,以PCR为核心技术的转基因生物分子特征检测技术标准体系。3.创建了分子特征检测识别数据库和共享平台:为解决分子特征数据共亨程度低、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创建了全球首个农业转基因生物分子特征和识别检测方法英文数椐库。该数据库收录了涵盖全球商业化应用的转基因生物分子特征、检测方法和标准物质等信息,是国际上唯一提供分子特征信息的数据库;累计提供共享服务达335万次,其中欧盟和美国等国外用户超过80%。研制了多靶标新型标准物质13种,制备阳性参照样品10890份,连续10年组织了全国能力验证,完成14个国家46个实验室的协同验证,形成了与国际接轨的共享平台。该项目制定ISO标准方法6项、国家标准40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0项,发表SCI/EI论文42篇,出版专著1部,开发试剂盒16种,获2012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近三年来,完成单位(上海交通大学等)及主要应用单位(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和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等)应用该项成果,累计提供分子特征识别检测服务样品42.8万余份,新增销售额11.01亿元,新增利润1.65亿元。该项目成果为中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和审批、监管、种子市场管理、农产品和食品贸易等提供了关键科技支撑。对保障人民健康、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贸易安全具有重大意义,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