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沙沙虫干品加工及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研究所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3849

成果描述:

课题来源与背景:该项目“无沙沙虫干品加工及质量控制技术研究(桂科攻14121006-2-12)”为桂科计字【2014】121号文件下达的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市售的沙虫干品均为粗加工的产品,受产地、除沙及煎炒工艺等的限制,其产品仅有闽、粤、桂、琼等沿海地区的人们才懂得食用。再者,由于沙虫干品精深加工不够,使得市场上的沙虫干品或多或少都有沙子,消费者食用时,假如清不干净沙子,会影响重复购买的欲望,再加上品牌少或者无、缺少质量控制标准等,导致沙虫干品加工及销售在国内水产品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相对较弱。为确保北部湾沙虫干品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上的地位,改变沙虫加工过程中除沙不净、附加值低且缺乏统一质量标准的现状,广西海洋研究所承担了该项目。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和食品加工技术,选用鲜活的沙虫为原料,在传统沙虫干品加工工艺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沙虫的体壁构造及重点藏沙位置,着重改进除沙工艺,从根本上解决干沙虫沙子难以去除的问题;从感官要求、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卫生要求等各方面开展研究,完成无沙沙虫干品加工及质量控制技术的开发,建立沙虫干品卫生质量标准。性能指标:在广西海洋研究所下设的竹林海水增养殖试验基地建成一条年生产能力2500kg 无沙沙虫干品深加工生产线;总结形成一套无沙沙虫干品加工技术;制定一个无沙沙虫干品质量控制技术的企业标准;发表学术论文2篇;申报发明专利1项;培养研究生1名以上。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项目优化了除沙工艺,生产出无沙沙虫干品,从根本上解决了干沙虫沙子难以去除影响口感的问题,提高了沙虫干品在水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力,这是第一创新点;首次开展了无沙沙虫干品质量控制技术的研究,为沙虫的食用安全和质量控制提供了基础数据,是该项目实施的又一个创新点。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沙虫干品加工及质量控制技术基本成熟,“干沙虫”质量标准正在申报广西地方标准。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沙虫干品加工及质量控制技术适用于中国沙虫干品的生产加工及其质量安全的规范管理。通过该项目实施建立的“干沙虫”质量标准,规定了沙虫干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全过程的质量把控,改变了其在加工过程中除沙不净、缺乏统一质量标准的现状,对加强沙虫安全与卫生的规范管理有重要意义。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广西海洋研究所下设的竹林海水增养殖实验基地建成了1条年生产能力4000kg无沙沙虫干品生产线,进行了小批量生产。然而市售沙虫干品大部分为渔民晾晒自制而成,加工成本相对较低,且其含沙量及卫生质量状况缺乏统一的规范管理的局面难以打破,该项目开发的无沙沙虫干品加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技术推广应用的难度较大。历年获奖情况:无。
需求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