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林果花卉研究所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3429
成果描述:
研究目的与意义:甘肃地处苹果适宜产区—陇东黄土高原地区,苹果产业发展迅速,但水资源缺乏、春夏干旱与秋冬季长期低温成为制约该地区果树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优化土壤管理可达到改善土壤生态环境、提高果树应对极端天气适应性的目的。提高果树根系对土壤水肥利用率的同事,树体可否获得更充足均衡的营养,提高树体干物质积累及贮藏营养水平,尚缺乏系统细致的研究。因此科学分析陇东旱塬区苹果树对不同土壤管理措施的适应性,果树根系分布、更新对土壤水、气、热条件变化的响应,旨在为推动陇东地区果园耕作技术改革、优化根系调控措施,促进土壤水分养分高效持续利用及增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主要论点与论据:经过3年的潜心研究,完成了预定所有研究内容,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明确了不同土壤管理措施对土壤微域环境及根系生长分布的影响,覆草、覆膜、覆沙均有效提高土壤不同土层的含水量、土壤孔隙度、有机质含量,并降低土壤容重,对土壤表层的改善情况好于深层土壤,覆草>覆沙>覆膜>清耕;不同覆盖可有效提高根系数量、生物量、根长、根长密度、表面积密度、体积密度、降低细根根径、增大比根长,以覆草效果最为显著,表明根系为了适应环境变化及最大限度获取土壤资源,对自身结构特征做出调整,增大根系吸收水肥能力;揭示了CK与各覆盖处理土壤含水量、孔隙度与根表面积极显著正相关,土壤容重与表面积为极显著负相关。表明低容重的土壤较为疏松,利于根系生长穿插,根系数量多,水平分布范围广,根系变得细长,根径减小;高容重的土壤根系变得短粗,根径增大。覆草与覆沙土壤各指标与根径、比根长无显著相关性。该项目探明了在整个越冬期间,各个覆盖处理枝条与根系淀粉、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清耕,覆草>覆沙>覆膜>清耕,以覆草最佳。果园覆草有效改善根系生长环境,扩展根系分布范围,增加具有吸收能力的细根数量、表面积,增加根系对土壤水分、养分的吸收,提高叶片生理活性与功能,特别是延长秋梢叶片的光合时间,增加了叶片制造的光合产物,提高树体秋季的营养贮备,促进翌年地上部花、叶和新梢等器官的形成和发育。果园覆盖改善了土壤环境,提高了果树根系的吸收能力,因而可明显促进树体的生长及果实品质的提高,果园产量增加,获得较高收益,尤以覆草效果最佳。覆草处理可有效提高土壤含水量,改善土壤结构,利于根系,尤其是细根的生长,促进树体高效水分利用,保持树体平稳生长发育与贮藏营养的提高,并有效提高果实品质及果园收入,是陇东旱塬区一项集保墒沃土、改良土壤、增进果实品质、提高经济收入为一体的果园土壤覆盖方式。创见与创新:首次针对陇东旱塬这一特殊地理气候条件下苹果园不同覆盖的树体生理与土壤生态响应机理进行研究,并进行详细的时空分布调查,为优化根系调控措施,促进土壤水分养分高效持续利用提高理论基础。首次将陇东旱塬苹果园不同覆盖情况下越冬期间树体贮藏营养转化规律与根系发育动态相结合进行研究,为提高果树的贮藏营养水平,减少越冬期果树树体养分的无效消耗,增强果树自身对冬季低温胁迫的适应和忍耐能力,并保证来年下一个周期的物质和能量供应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静宁苹果产区覆盖果园的调查及试验,得出覆盖经济效益统计结果:苹果园覆盖有效增加苹果产量11.63-14.43%;每公顷增收22350-27725元;地表覆盖后苹果园全年节约成本1500~3600元;经济效益分析显示:覆盖果园纯收入比清耕增加了13-16%,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利于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根系生长发育。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社会经济效益:经济效益分析显示:苹果园覆草增加苹果产量14.43%,达到43975kg/hm<'2>,优质果率达85%以上;每公顷增收27725元,产值达到219875元/hm<'2>,纯收入达到219340.6元/hm<'2>,比清耕增加16%。同时对果园环境的影响可知,覆草处理可有效提高土壤含水量,改善土壤结构,利于根系,尤其是细根的生长,促进树体高效水分利用,保持树体平稳生长发育与贮藏营养的提高,并有效提高果实品质及果园收入,是陇东旱塬区一项集保墒沃土、改良土壤、增进果实品质、提高经济收入为一体的果园土壤覆盖方式,在该省已大面积推广并在平凉、天水、庆阳、陇南4市建立4个生产示范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