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2051
成果描述:
课题来源与背景:课题来源于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的自选课题。旱藕是美人蕉科美人蕉属多年生单子叶草本植物。中国于20世纪50年代引入南方石山地区,现已在南方热带地区广泛栽培。旱藕营养丰富,利用旱藕淀粉加工的粉丝,晚熟耐烂、久煮不糊、口感爽滑,广受消费者喜爱,市场前景看好。但生产上应用的旱藕品种单一,产量不高,在低海拔地区种植易感疫病,鲜藕淀粉含量偏低,严重影响旱藕粉丝得率。为进一步提高种植旱藕的经济效益,通过引进新品系,开展筛选试验,选择株型紧凑、品质好、抗性强、分蘖数多、产量高的新品种,并研究其繁育和种植技术,申请新品种登记,为广西旱藕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多、更优的品种选择。因此,开展该课题的研究,选育早熟、高产、优质马铃薯新品种,迫在眉睫,也是十分必要的。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早熟种质资源的筛选和研究→杂交亲本的选择→杂交获得实生种子→种植获得需要的品系→品系比较和筛选试验→优良品系→大田扩大种植试验→多点适应性种植和示范→种植技术研究→现场产量测定→新品种审定。桂兴芋3号(兴芋-2)全生育期220天,株型半紧凑,平均株高281.3厘米,平均茎径19.3毫米,每穴芽蘖数4.3,每株茎节数8.7个,叶片较大,叶长63.1厘米,叶宽29.3厘米,叶片和叶鞘均为绿色,叶片边缘紫色,芽浅紫色,花红色。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分析测试研究中心品质分析测定,水分76.3g/100g,淀粉含量18.1%(鲜重),蛋白质含量1.10g/100g,脂肪含量0.09g/100g,黄酮含量28.7mg/100g。一般平均亩产3500公斤,高水平管理亩产可达6000公斤以上。耐瘠薄,对寄生植物野菰和疫病有较强抗性。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桂兴芋3号(兴芋-2)株型半紧凑,平均株高281.3厘米,平均茎径19.3毫米,每穴芽蘖数4.3,每株茎节数8.7个,叶片较大,叶长63.1厘米,叶宽29.3厘米,叶片和叶鞘均为绿色,叶片边缘紫色,芽浅紫色,花红色。选育方法创新。2010年从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先后收集旱藕品种(品系)12个,进行试验种植和筛选工作。经过2012年~2014年三年种植、观察、筛选研究,选定来源于贵州省兴义市义龙新区雨樟乡的株系兴芋-2为目标品系(暂定名“桂兴芋3号”)。其间,观察该品系的生长规律、分蘖特性、淀粉含量、丰产性、适应性和抗逆性,并进行了综合评价。2012、2013年在马山县和田林县建立旱藕新品种“桂兴芋3号”试验种植基地,面积29亩。具体如下:2012年3月15日,在南宁市马山县古零镇乔老村,种植“兴芋-2”品系面积3亩,采取起垄种植模式,株距80厘米,行距100厘米,亩种植1000株。基肥亩施农家肥500公斤,45%三元复合肥50公斤;苗期追施45%三元复合肥15公斤,硫酸钾15公斤。2012年12月26日收获,平均亩产3635.2公斤。2012年4月1日,在百色市田林县旧州镇示甫村,种植“兴芋-2”品系面积5亩,采取起垄种植模式,行距1500px,株距1750px,亩种植1600株。基肥亩施有机肥500公斤,45%三元复合肥50公斤.2013年1月25日收获,平均亩产3239.7公斤。2013年2月25日,在南宁市马山县古零镇乔老村种植5亩,2014年12月26日收获,“兴芋-2”平均亩产4058.7公斤。2013年3月17日,田林县旧州镇示甫村种植16亩,2014年1月20日收获,平均亩产4873.5公斤。2014年在马山县和田林县建立旱藕新品种“桂兴芋3号”示范种植基地,面积300亩。具体如下:2014年3月10日种植,于南宁市马山县古零镇乔老村,连片种植“桂兴芋3号”旱藕,面积200亩,采取起垄种植模式,行距2500px,株距2000px,亩种植1000株。基肥亩施有机肥500公斤,45%三元复合肥50公斤;苗期亩追施45%三元复合肥15公斤,硫酸钾15公斤。2015年1月19日,广西农科院科技处组织专家到南宁市马山县古零镇乔老村对旱藕新品种“桂兴芋3号”(兴芋-2)当年收获的鲜藕进行田间测产查定。根据种植情况划分为三个小区,每小区随机抽取面积30平方米,采收鲜藕称重,折算亩产量。测产结果:旱藕新品种“桂兴芋3号”(兴芋-2),平均亩产3774.1公斤。2014年3月10日,于百色市田林县旧州镇示甫村,连片种植“桂兴芋3号”旱藕,面积100亩,采取起垄种植模式,行距1500px,株距1750px,亩种植1600株。基肥亩施有机肥500公斤,45%三元复合肥50公斤。2015年2月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种子管理局组织专家到百色市田林县旧州镇示甫村对旱藕新品种“桂兴芋3号”(兴芋-2)当年收获的鲜藕进行田间测产查定。根据种植情况划分为三个小区,每小区随机抽取面积30平方米,采收鲜藕称重,折算亩产量。测产结果:旱藕新品种“桂兴芋3号”(兴芋-2),平均亩产6324.26公斤。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该品种系该所生物技术研究室经过5年的选育,并且经过大面积试验种植,表现种植适应性广,抗性好,商品性优,适宜在广西旱藕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由于“桂兴芋3号”旱藕新品种高产优质、抗逆性好,适应性强,可在旱地和水田种植,已在百色、南宁、河池、等地示范推广面积3万多亩,推动了广西旱藕产业发展。但由于资金缺乏、从事旱藕研究科技人员较少,无法建立稳定的旱藕繁育体系,还不能满足生产用种需要。历年获奖情况: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