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引育种中心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2029
成果描述:
课题来源与背景:洞穴鱼类是淡水鱼类中一个特殊的生态类群,其生活史的自然完成离不开洞穴或地下水环境。中国洞穴鱼类研究还处于系统分类和区系研究水平,在自然条件难以观测了解洞穴鱼类的生物学特性。为了满足洞穴鱼类研究需要,特开发了洞穴鱼类生态模拟装置技术成果。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该项技术成果的研发主要基于鱼类生物学原理,通过模拟洞穴鱼类的常见生活环境,构思制作出具备可视、集卵、冲水等功能的生态模拟装置。应用该项技术成果可直观观察和了解洞穴性鱼类或底栖性鱼类的摄食、栖息、繁殖等行为习性。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技术成果创造性地结合现有易购的设备和低成本材料,巧妙的设计出具备多种功能的洞穴鱼类观察装置运用于实际研究中,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自然条件难以观测了解洞穴鱼类的生物学特性的问题。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技术成果已在实际科研中历经应用验证,技术成熟稳定。适用于洞穴鱼类或底栖鱼类的生物学观察。技术成果安全可靠。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该项技术成果推广应用前景广阔。已有应用单位通过该项技术成果摸清了卷口鱼、巴马拟缨鱼、鲴鱼等一批鱼类的生物学习性,不仅有助于自然水体鱼类的多样性,还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协助研究鲴鱼繁殖生物学取得了人工繁殖的突破,经运用于实际生产,至今已获得鲴鱼鱼种1,195万尾。存在的问题:装置不易拆装搬动,在室内水池或玻璃缸中安装使用效果较好。历年获奖情况:该项技术成果未获得奖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