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鲍菇菌糠熟料袋栽培草菇技术开发

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广西涵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科学院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1929

成果描述:

课题来源与背景:广西涵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杏鲍菇周年化生产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杏鲍菇废菌糠。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农业与生物技术研究所长期开展食用菌的研发工作。两单位共同承担了南宁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项目“杏鲍菇菌糠熟料袋栽培草菇技术开发”(合同编号:20156226),实施期限2015年01月至2016年12月(南科发[2015]18号文)。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杏鲍菇周年化生产的废弃菌糠形成了污染源,为了菌糠废弃物并资源化,根据菌糠富含菌丝体蛋白的特点,添加本地大宗的木薯渣废料,筛选低成本的草菇生产培养基(菌糠熟料50%~80%、木薯渣10%~30%、麸皮7%~15%、石灰3%~10%称取,按含水量50%~90%),采用熟料袋(375px×650px)栽培草菇的生产模式,生产出规模化的优质草菇(草黑菇V97)供应市场。该模式对袋装培养基进行常规灭菌接种,菌棒控温控湿,菌丝在室温长满袋子后即可转入出菇管理(光温气湿),一周后采收,生物转化率在32%以上;该模式的优点是不需要二次发酵,减少人工与能耗,缩短出菇时间,降低成本。该项目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周期短、效益高的短、平、快致富项目。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项目立项经科学技术部西南信息中心查新中心查新:关于该项目提出的采用菌糠熟料栽培的方式,国内未见相同文献的报道。项目产品品质指标符合要求,产品已在南宁市销售,获得用户的好评。项目属于自主创新,核心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获授理3件,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采用该技术已经规模化生产,在项目实施期间,建成一个菌糠熟料栽培草菇的生产基地,产能10万袋。已生产了20.5万袋,产值61.7万元,利润20.8万元。该技术适用于所有杏鲍菇废菌糠的企业,也适用于利用甘蔗渣、木薯渣等本地大宗廉价原料用同一模式生产草菇。也可以延长草菇的产业链,如生产草菇的废菌包是养殖蚯蚓的良好饲料。采用杏鲍菇-草菇-蚯蚓-蚯蚓粪/蚯蚓的生产模式,产业链就会得到延长。发展食用菌产业可以较好地走农业循环经济的道路,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该项目的实施,可实现消除环境污染的同时,提高了综合利用,降低了草菇的生产成本,增强了产品与其他同类产品的竞争力。以领先的生产技术确保稳定的市场份额。如果草菇生产规模扩大,并采后及时加工处理,则其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更显著。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项目技术是成熟的,但因为市场销售的问题,成果的应用还是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后续的产业化生产有待进一步开拓市场。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提升现有生产工艺;筛选出适合该地区气候和资源条件的高产、优质、不易开伞的新品种;精准化、生态化栽培技术的研究;草菇病虫害防控技术的研究;草菇精深加工技术的研究,进一步开拓市场;延长产业链。
需求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