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福州市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1243
成果描述:
兰寿金鱼(Ranchu)又称“兰畴”,是18世纪中国蛋种金鱼传入日本后,经改良培育而成的高端金鱼品种。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引进日本兰寿金鱼并与本地虎头金鱼进行杂交,培育出观赏性状更适合国人审美取向的中国兰寿。中国兰寿在中国大陆的产地主要在福州地区。福州地区培育的兰寿系列金鱼具有头瘤发达、体形硕大、体态丰盈等特点,且各色俱全,被广大金鱼爱好者誉为“福寿”金鱼。 福州现有金鱼养殖场约60家,年产各类金鱼成品800多万尾,产值达7000多万元人民币,出口产值3000万元左右,养殖规模和养殖高端品质金鱼品种、数量位列包括京津、苏杭、福州和广州在内的国内四大金鱼主要养殖区之首。金鱼因品质的好坏价格差异巨大,兰寿金鱼养殖需要独特的养殖技术,其中不同养殖阶段的养殖设施、水质条件、水体微型生物的品种和丰度、营养等因素是决定金鱼品质的重要条件。长期以来福州地区各金鱼养殖场沿用各自传统的生产技术和经验进行生产,成品品质和数量长期不稳定。因此,为提高兰寿系列金鱼和高端金鱼的数量,必须制定相应的养殖生产技术标准,采用科学的养殖技术,规范养殖生产,这样才能保证福州兰寿系列金鱼的性状稳定和品质、产量的提升,引导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兰寿系列金鱼养殖技术规范》(DB35/T 1345-2013)是福州市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福州市花木公司、福州南屿悠然观赏鱼养殖场、闽侯县荆溪关中潘氏观赏鱼养殖场技术人员和从业者在多年从事兰寿金鱼生产技术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查阅相关材料、试验、总结提升而编制形成的。 该标准适用于兰寿系列金鱼生产性养殖。 主要技术内容包括:兰寿系列金鱼的养殖条件、鱼种放养、饲养管理、疾病防治、出池和包装运输等技术。 标准中特别对养殖过程中兰寿观赏性状的发育所需要的养殖环境、营养需求进行科学规范,确保在养殖生产的关键阶段兰寿金鱼如体宽、尾阔、头瘤等主要观赏性状能充分发育,尤其对能够显著改善鱼体观赏性状的浮游动物、水蚯蚓等生物饵料的供给时间、供给量和鲜度给予明确规定。对苗种不同发育阶段的筛选指标和频度予以明确,确保能生产出优质苗种。 疾病不仅能严重影响金鱼的成活率,同时也会影响金鱼精品率。针对福建省金鱼养殖生产中常见的疾病,标准制定了详细的防控办法,尤其是所选择的防控药物和化学品的投入严格按照食用鱼养殖的国家相关法规政策和标准进行,更高的要求是为规模化养殖生产打下基础,是为了促进金鱼养殖业能与环境保护的发展相协调、相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