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伤科黄药水用于输液外渗局部软组织损伤的护理研究

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北海市中医医院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1032

成果描述:

项目来源:该课题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自筹经费科研项目,合同编号:Z2014011,项目类别属计划课题。背景:输液外渗一般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中度或重度疼痛通常为烧灼、刺痛,或局部水疱,皮肤发黑变硬,形成溃疡。增加患者的痛苦和创伤,延长住院时间,增加经济负担。在静脉输液治疗日益增多的今天呈上升趋势,对患者、家属、医护人员产生压力和担忧,严重的甚至造成患者残疾,引起医疗护理纠纷。中国传统医学认为,输液引起静脉穿刺伤及局部脉络血行不畅而成瘀,淤血阻滞不通则痛,淤血内蕴致发热,局部发红。筋脉破损,血溢脉外,恶血留内,气血凝滞,流通不畅,血行之道阻滞不通,造成气血运行失常,不通则痛。瘀积不散,瘀血积于皮肤腠理则肿。该院自制的伤科黄药水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在骨折消肿止痛方面有很好的疗效,为进一步发挥该院制剂的优势,探讨伤科黄药水对输液外渗局部软组织损伤的疗效,开展“自制伤科黄药水用于输液外渗局部软组织损伤的护理研究”。 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根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会协会《2011美国INS静脉输液实践标准》渗出分级标准,将骨伤科住院接受静脉输液导致外渗分级为2级以上的120例患者(男42例,女78例;年龄3-93岁;发生在手背96例,前臂14例,足踝6例,小腿4例;临床表现肿胀、疼痛、或有瘀斑),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男20例,女40例,年龄3-93岁,其中14周岁以下3例,15-50岁19例,51-80岁31例,80-93岁7例,平均(53.02±3.19)岁;对照组男22例,女38例,年龄4~93岁,其中14周岁以下4例,15-50岁18例,51-80岁29例,80-93岁9例,平均(53.19±3.12)岁;治疗组采用伤科黄药水湿敷,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建立病例档案,收集病例资料,做好治疗观察及记录。对比分析两组的有效率,并根据结果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6.67%,对照组有效率78.33%,结论:观察得出自制伤科黄药水在治疗输液外渗软组织损伤消肿止痛方面效果比50%硫酸镁要好,明显缩短患者局部水肿及疼痛时间,且皮肤过敏等副作用极少,价格便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伤科黄药水为该院治疗静脉输液外渗的常用中药制剂。建立了规范的静脉输液外渗软组织损伤湿敷操作流程。根据该课题结果发表了论文4篇:陈延芳、封月勤,自制伤科黄药水在输液外渗局部软组织损伤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杂志,2016,2(2):77-78.封月勤、苏振敏、姚丽,伤科黄药水治疗骨科老年患者输液外渗软组织损伤的疗效观察[J].临床护理杂志,2016,2(2):77-79.陈延芳、沈克秀,静脉输液外渗性损伤防护进展[J].中外女性健康杂志,2014,22(11):9-10.范哲、黄均雄、沈克秀伤科黄药水治疗后软组织损伤3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4,20(16):76-77。创新点:祖国传统医学认为,输液引起静脉穿刺伤及局部脉络血行不畅而成瘀血,淤血阻滞不通则痛;伤科黄药水的功效为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创造性把中药运用到输液外渗软组织损伤治疗,消肿止痛效果明显;该制剂属于北海市中医医院黄均雄主任医师根据中医理论及多年临床经验拟方,广泛用于临床骨折消肿治疗,药剂科自制制剂,副作用少,价格便宜,减少患者的痛苦及家庭的经济负担,取得良好临床疗效和病人好评。推广应用前景:该院自制伤科黄药水在静脉输液药物外渗导致的局部软组织损伤患者中应用具有良好的疗效,消肿止痛作用迅速,且操作方法简单、易行、费用低,安全性高,副作用少,效果好,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该项目已广泛用于该院临床各科室,2016年1月至今共计应用300余例,均取得满意效果;并已在北海市海城区海角路中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海市第二医院、北海市卫校附属医院、合浦县人民医院、合浦县中医医院、合浦县红十字会医院、广西隆林县中医院等市内、外医院推广应用360例,取得了良好效果。存在问题:课题设计及资料收集时未注重年龄段分布,在今后的工作应加强年龄段效果比对;虽然伤科黄药水对输液外渗软组织损伤消肿止痛效果明显,尤其冷藏后,效果更佳,但该制剂不是完全灭菌制剂,对于一些软组织损伤伴有水疱皮肤破损患者,使用需谨慎。
需求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