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福建医科大学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6000
成果描述:
所属科学技术领域:护理学。应用推广情况:该项目已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12篇系列研究论文,其中有4篇论文被其他学者引用了89篇次(1篇在SCI中被引用34篇次);4篇论文被SCI收录、3篇被Medline收录、3篇被CSCD收录、5篇被CBM收录、6篇被CMCI收录、8篇被万方收录、4篇被同方收录、3篇被维普收录;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并已在医院和社区以及省内培训班推广应用。系列研究已培养了3位博士研究生2位硕士研究生。主要内容和特点:该项目从动物实验研究至临床病例研究两方面探讨改善危重症患者生物节律、营养、皮肤护理和舒适度等问题,对于危重症患者睡眠干扰的发生机理及体温近日节律的变化、肠内营养支持方式与危重症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和多巴胺受体表达的相关性、不同翻身间隔时间在压疮预防护理中的效果、以及危重病人服的改进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升了危重症患者的生命质量。主要创新点包括:采用临床试验研究结合实验室研究的方法,探讨重症监护环境对人体的睡眠、神经内分泌激素(褪黑素、皮质醇)、情绪状态的影响。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价非药物干预措施改善ICU患者睡眠的的效果和安全性。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探讨非药物干预措施改善ICU患者睡眠、焦虑水平,降低应激反应的效果。查新提示,国内外未见相似的研究报道。采用余弦法分析患者体温近日节律特征,主成分分析法建立生物节律模型,评价患者的生物节律特征。查新提示,国内未见相似的研究报道。采用动物实验的方法,探讨其胃肠功能障碍与脑-肠肽中多巴胺及相应受体的变化规律。采用动物实验的方法,比较相同受压时间间隔法与逐步延长受压时间间隔法两种方法致大鼠皮肤出现发红表现及镜下病理学改变的差异,比较两种方法对大鼠皮肤组织损伤差别的影响,为压疮预防的临床护理干预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未见国内有相似研究报道。采用自身对照实验方法,监测卧床患者主要受压部位表皮温度和体表压力值的变化情况,探讨逐步延长翻身间隔时间对压疮发生的影响,为临床病人翻身时间间隔提供参考。从衣服的款式、颜色等方面改进设计了多功能病人服,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