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羊卵母细胞体外鉴定与培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新疆畜牧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5962

成果描述:

该成果以满足生产企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优质种羊,提高繁殖效率为目标,以新疆丰富的绵羊资源优势和项目申请单位在家畜胚胎生物技术领域长期的研究积累为依托,通过细胞发育生物学、胚胎生物技术和分子标记筛选等技术手段,研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绵羊卵母细胞体外鉴定和培养技术。通过将改善外部培养条件与提高卵母细胞自身能力相结合,优化了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技术,延缓了卵母细胞的老化,提高了体外培养效率。并将该技术与生产实践结合,获得了良好经济效益。建立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简便实用的绵羊卵母细胞体外鉴定技术;在经BCB筛选后的质量较差绵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液中添加PDE3抑制剂,提高了体外发育能力;在绵羊卵母细胞采集、成熟过程中联合使用FSK、IBMX和CIL,显著提高了卵母细胞发育能力;在培养液中添加咖啡因或DTT,延缓绵羊卵母细胞的老化,提高其体外发育能力;结合上述两种方法,以达到既利用FSK、IBMX、CIL促使胞质未成熟的卵母细胞进一步成熟,又通过添加DTT或咖啡因防止部分卵母细胞发生老化,从而进一步提高卵母细胞的发育能力目的,获得从上述两方面优化的绵羊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技术;将绵羊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技术与BCB染色筛选技术相结合,改进绵羊卵母细胞的快速冷冻保存技术;对因多次常规胚胎移植后无法再使用的供体母羊,利用卵母细胞体外鉴定和培养技术,使其获得更多后代,充分挖掘供体母羊的潜力;发明专利2项,发表论文19篇,Sci论文3篇,他引次数8次。成果应用情况:已应用于科学研究的情况:已作为技术平台在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自治区高技术项目等研究课题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已应用于生产实践的情况:该项目利用经多次超排处理、卵巢严重粘连无法再用于胚胎移植供体的母羊,通过激素处理-活体采卵-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手段,得到更多优质种羊后代。该技术已在阿克苏市和内蒙古的2个羊场推广应用,得到1200余只优质肉羊。利用该项目成果获得体外胚胎的效率为:每只因多次常规胚胎移植后无法再使用的供体经2-3次处理,可再获得胚胎20-26枚,生产后代7-11只。应用前景:通过该项目的应用,将使今后胚胎移植的模式发生改变(即变为常规胚胎移植技术与体外胚胎生产技术相结合的新模式),效率与常规胚胎移植技术相比得到极大的提升(提高50%-100%以上)。如果以新疆胚胎移植技术应用规模,每年使用供体3000只计算,通过该项目的应用,可多获得2.1万只纯种羊,以平均新增利润7000元/只计算,每年可新增经济效应1.4亿元。因此,随着这项技术在全国范围内的使用规模扩大,其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将越发显著。因此项目成果的推广具有极大的社会效益和市场前景。
需求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