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浪县马铃薯脱毒种薯基地建设

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庄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5874

成果描述:

主要成效:2014年,通过项目建设,带动全县建立马铃薯产业基地45万亩总产鲜薯113.3万吨,比上年总产101.38万吨总增产量12.68万吨,总产值10.19亿元,总纯收益4.55亿元,农民人均种植马铃薯收入达1084元,较上年增加288.86元,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6.86%。其中,建成庄薯3号原种繁育基地面积0.46万亩,一级种薯基地面积3万亩,二级种薯基地9万亩,总产各级脱毒种薯31.99万吨。创新点:创新和研制了马铃薯原原种大田无土栽培繁育技术:将常规室内进行的无土栽培技术扩展到大田生产,先将土地平整,底施腐熟优质有机肥10000㎏,深翻30㎝,耙耱平整,上铺40目/m<'2>纱网,再装垫珍珠岩、蛭石等栽培基质进行原原种生产。用这种模式进行原原种生产,单株脱毒苗结薯能力增加到2.5-3粒。较常规模式提高66.67-100%。研发了用废旧食用菌棒制作栽培基质技术:无土栽培的主要基质为蛭石,价格180元/m<'3>,亩用量1.8万元,生产厂家少,运输费用高,致使原原种生产成本增加到0.50元/粒,将废旧食用菌棒通过机械粉碎、高温杀菌、酸碱度处理等流程加工后,按一定配比与蛭石混合,制成新型无土栽培基质,使原原种生产成本降至0.30元/粒,降低成本40%。 研发了“黑色膜+微垄+草木灰拌种+高密穴播”技术:在原种生产中,通过黑色膜覆盖解决了白膜杂草多、地温高的问题;通过草木灰拌种直接增加了土壤钾素含量,提高了种薯产量;通过微垄栽培解决了高垄栽培垄上水分蒸发量大的问题;通过高密穴播,将播种密度提高到5000株/亩、繁殖系数了提高25%。研制了种薯田二次追肥技术:在原种田结薯期和块茎膨大盛期,各追肥1次,每次追施氮肥3-5㎏、磷钾肥8-10㎏,较常规一次追肥增产20-35%。创新了脱毒种薯秸秆高效利用与生物还田技术:研制了黑色半膜微垄穴播栽培技术。垄沟内不覆膜,将玉米秸秆扎成捆,放置与垄沟内,高度与垄面一致,这种模式,节约地膜50%,实现了秸秆高效利用与生物还田,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8-1个百分点,该技术成为原种繁育的主推技术之一。研究制定了《庄浪县脱毒马铃薯一级种薯扩繁技术规程》、《庄浪县脱毒马铃薯原种防虫网棚繁育技术规程》、《庄浪县马铃薯脱原原种繁育技术规程》。
需求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