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Ⅱ度烧伤创面换药间隔时间与创面感染的研究

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贵港市人民医院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5826

成果描述:

该项目是贵港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文件编号是[2014]7号文件,合同编号是贵科攻1407028,计划类别是科技攻关。烧伤创面皮肤失去了抵御微生物的屏障,坏死组织为病菌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繁殖环境,容易发生感染。如感染进一步发展,可并发脓毒血症而死亡。而选择合适的创面换药时机可及时清除创面感染灶,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国内外对深Ⅱ度烧伤创面换药间隔时间尚无统一规定,有报道,深Ⅱ度烧伤创面两天换药1次,也有报道3-4天换药1次,但均未发现有研究理论支持这些观点。临床医生往往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进行换药操作,缺乏研究理论依据。为了能有效控制创面感染的发生,课题组通过对312例深Ⅱ度烧伤病人创面采取不同间隔时间(1次/24h、1次/48h、1次/72h)换药,探讨不同换药间隔时间与创面感染发生率的关系,达到有效控制创面感染发生的目的,为指导烧伤换药间隔时间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选择深Ⅱ度烧伤为主的病人312例,成人烧伤面积为11%~50%,小儿6%~25%,平均19.50%。其中男193例,女119例,年龄4~76岁,按病人入科的时间顺序每5个做随机分为1组,按2:2:1比例进入24h组110例、48h组138例、72h组64例,分别采取不同的换药间隔时间:1次/24h、1次/48h、1次/72h进行对比研究。研究表明:三种不同换药间隔时间中,以1次/48h换药既能有效控制创面感染发生,同时又能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最大限度地减轻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该课题经科技查新,结论为:在国内未检索到其他密切相关的研究报道。研究成果在国内医学专业期刊发表。《烧伤创面病原菌分布及耐药菌分析》发表于2013年33卷第12期《临床医学》杂志上。《自体刃厚皮移植联合生物敷料覆盖治疗混合度烧伤的临床分析》发表于2014年35卷第04期《吉林医学》杂志上。《深Ⅱ度烧伤创面换药间隔时间与创面感染的研究》发表于2015年12月16日《中国医学创新》杂志上。《烧伤感染防治的研究进展》发表于2016年5月《护理实践与研究》杂志上。该课题换药操作技术及检验条件并不复杂,易于掌握,无禁忌症及风险,换药治疗费用较手术费用低廉,患者易于接受和广泛开展。已在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广西贵港市第二人民医院、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平南县人民医院、桂平市中医院、桂平市人民医院、玉林市第三人民医院、玉林市桂南医院4年多临床应用,一致认为:深Ⅱ度烧伤创面采取1次/48h换药能有效控制创面感染发生率,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最大限度减轻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有较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而且该课题为烧伤换药技术基本操作,医护人员经过培训即可掌握,各级医院均可施行,易于推广,因此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项目存在问题及改进意见:1.感染病例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检出率低,可能的原因是标本送检时间过长,培养基内的细菌已死亡,或采集到的标本是细菌的尸体,或抗菌药物对细菌的抑制作用等。2.对特殊部位烧伤(如:吸入性损伤、电击伤、会阴部位烧伤)、合并基础病(如:糖尿病)、烧伤面积及深度不在该文观察范围;其它(如:合并休克、磺胺过敏及中断治疗的病人没有进行对比研究。故下一步建议应进行多中心研究,纳入更多样本,同时采用不同部位换药间隔时间进行对比分析。
需求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