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投入品中违禁药物的快速检测技术研究与示范

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兽药监察所;广州优抗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分析测试研究中心;北京维德维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5818

成果描述:

“养殖投入品中违禁药物的快速检测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为2012广西科技攻关重大专项计划项目,“畜禽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子项目”(编号:桂科重12220032-1),课题于2012年7月份确定计划任务书,课题承担单位与科技厅签订课题合同,项目研究起始时间为2012年1月至2015年2月。课题完成情况:该课题由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牵头,广西兽药监察所、广西分析测试中心、北京维德维康技术有限公司及广州优抗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协作,完成如下研究:广泛收集了国内外关于“瘦肉精类”快速检测技术研究文献,完成了该项目研究的检测对象及检测范围确定。建立了18种“瘦肉精类”药物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条件和方法。建立饲料等样品中溴布特罗、苯乙醇胺A、克伦特罗、沙丁胺醇等快速检测技术,检测限10µg/kg。建立了同时检测饲料等样本中克伦特罗和沙丁胺醇的快速检测技术,检测限2µg/kg。完成溴布特罗、苯乙醇胺A等抗原的制备。完成溴布特罗、苯乙醇胺A等抗体的制备。制定并完成地方标准2项。申报国家专利4项,其中3项获授权。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6篇论文。选定玉林4家养猪场及一家供港猪肉屠宰厂作为示范基地。已完成溴布特罗、苯乙醇胺A、克伦特罗、沙丁胺醇等快速筛选的胶体金快速检测卡和ELISA试剂盒产品2种,并通过部级检测机构的验证。实现直接经济效益在课题实施过程累计增长54000万元/年。该课题研究内容及取得创新性成果如下:采用QuEChERS前处理技术,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建立了同时测定饲料中18种β2-受体兴奋剂的高通量定量确证检测技术,定量限均达到0.01mg/kg。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量化学技术进行半抗原的设计,制备出可分别或同时检测沙丁胺醇、克伦特罗、苯乙醇胺A和溴布特罗的抗原10种和单克隆抗体4种,抗体覆盖的化合物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应用上述抗体,研制出可同时或分别检测饲料中苯乙醇胺A、溴布特罗、沙丁胺醇、克伦特罗酶联免疫试剂盒5种(检测限2-5µg/kg);可检测饲料中苯乙醇胺A和溴布特罗检测卡2种(检测限10µg/kg),满足饲料监控的要求。该课题研究制定地方标准2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3项(其中2项获得授权),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6篇,建立示范基地5个,培训人员30人次,取得了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质量安全意识也在不断增强。最近几年畜禽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尽管各级政府十分重视,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养殖畜禽产品的生产、流通与加工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提高养殖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但是,由于中国生产力水平还不发达,生产、加工及市场监管不到位等原因,养殖畜禽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时有发生,而引起养殖畜禽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养殖投入品滥用和违禁药物的使用,因此该课题的研究及应用具有广泛的技术应用前景,对畜禽养殖行业的科技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有以下几点:1)饲料中新型多种“瘦肉精”类同时液相-质谱联用检测方法的开发应用,有效的提高了中国对“瘦肉精”类兴奋剂的检测水平和检测效率,检测限达到国际水平,对中国畜禽产品出口起到了高要求的把关作用,同时打破了其他国家的技术壁垒。2)多种“瘦肉精”类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将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该课题应用计算机技术及免疫学分子技术研发的快速检测卡和试剂盒,将有效提高了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水平。3)多种“瘦肉精”类快速检测卡和试剂盒在畜禽企业的示范应用,将减轻监管部门的工作压力,同时将养殖投入品的监测提前到生产养殖阶段,可以早发现早处理,避免了畜禽产品进入流通环节而引起的巨大经济损失和食品安全风险。
需求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