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广西植物组培苗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5749
成果描述:
课题来源: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CARS-32-15);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桂农科2014YQ14)。研究背景:香蕉是广西热带亚热带水果中贸易量最大的品种,已成为广西的特色农业产业,在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广西香蕉产区地处香蕉种植的北沿地带,属于香蕉种植的次适宜区,由于地沿和香蕉生育期的关系,极易造成广西产区香蕉集中上市,而冬季寒害发生的频率极高,低温灾害造成香蕉大面积受灾,甚至是毁灭性的破坏,更加剧了产期的高度集中,销售困难,严重影响香蕉的种植效益。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2009年从南宁市武鸣县宁武镇“桂蕉6号”香蕉果园中发现“果穗青、叶片青、假茎青、吸芽青”的变异株,选取健壮吸芽进行组培繁殖,经田间种植试验表现:生长和产量性状稳定一致,生长周期比对照“桂蕉6号”短,并且耐黑星病,梳形整齐、美观,确定为苗头株系,后连续多批次的从优株中选取健壮吸芽进行组培扩繁,对该品系进行提纯复壮,并在南宁市西乡塘区、隆安县、武鸣县进行4年3点试种,其产量性状和生物学性状也表现一致,证明其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和生产适应性,最后经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品种审定。“桂蕉青7号”平均株产为26.03kg,平均亩产为3435.96kg,具有良好的丰产特性。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为了降低寒害对广西香蕉产业发展的影响,课题组从品种入手,选育出生长周期短,同时兼顾高产稳产、商品性好的香蕉优良品种“桂蕉青7号”,然后以组培苗形式推广,对缩短广西香蕉的生长期,提早错峰上市,稳定种植效益,保障广西香蕉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技术的成熟程度:多年的种苗生产繁殖推广应用证明,繁殖技术先进成熟,很好地保持了品种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该品种易感尖孢镰刀菌1号生理小种而得枯萎病,不提倡连种,不科学的田间管理措施也易诱发该病,此外遇重霜等极端低温天气,易受冻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