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进行甘蔗组织培养快繁

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5742

成果描述:

课题来源与背景:课题来源: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背景:甘蔗健康种苗生产最常用的方法是热处理结合茎尖离体培养,也是甘蔗组织培养最有效和最实用的方法。长期的研究表明,以茎尖脱毒结合热处理是甘蔗健康种苗技术是甘蔗病害防控的重要手段之一。但随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不断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传统组培技术自身的弱点也不断地显露出来,如劳动密集、培养瓶中气体交换受阻、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生产成本高等,因此,节约生产投入、降低劳动成本、提高繁殖系数和提高组培苗质量成为植物组培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TIBs(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是一套集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次生代谢物质研究为一体的设备,其原理是利用液体培养基以经过过滤的空气压力为动力对植物组培苗进行间歇式的培养,与传统组培方式相比它可以为植物在液体培养的过程中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可以很好地进行培养器中的气体交换,培养基的循环可以很有效地防止营养沉积和有害物质的积累,从而更有效地利用培养基的营养成分。所以利用大规模的生物反应器进行甘蔗组培的研究应用,可以进一步促进甘蔗组培健康种苗的商业化生产,提高甘蔗生产效益。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一种利用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进行甘蔗组织培养快繁的方法,其步骤为:1)材料选取:选用甘蔗茎尖脱毒培养的第五代或第六代组培苗为材料;2)切取材料、接种:选取粗壮、基部干净的的组培苗作为接种材料,在切取材料的时候把组培苗的老叶剥落,留新叶1~50px,被酚侵害的发黑或者变黄的叶片完全去除,但不能破坏组培苗的生长点和基部的芽点,接种密度为70ml~100ml/株;3)增殖培养:将切取好的单个甘蔗组培苗转接到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中进行增殖培养,接种于配方为MS+6-BA0.6mg/L+NAA0.1mg/L+20g/L白砂糖、pH值为6.2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条件为温度29℃,光照1500Lx,16小时光照,8小时黑暗,间歇培养的间歇频率为每3小时一次,培养时间为3分钟,连续培养30天;4)生根培养:待增殖培养结束后,更换生根培养基,甘蔗生根培养基的配方为;MS+6-BA0.01mg/L+NAA2.0mg/L+活性炭50mg/L+20g/L白砂糖,培养基pH值为6.2,培养条件为温度29℃,光照1500Lx,16小时光照,8小时黑暗,间歇培养的间歇频率为每6小时一次,培养时间为3分钟,连续培养20天;5)生根苗驯化及移栽:生根结束,在炼苗大棚中摆放3~5天后即可移栽,移栽时用清水洗干净根部,开始移栽是用沙培,盖塑料薄膜5天,揭膜后每星期喷施一次0.2%的甘蔗专用复合肥,40天后移栽至营养钵中,在营养钵中育苗一个月左右即可移栽至大田。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该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进行甘蔗组织培养快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利用经过脱毒处理的甘蔗茎尖组织诱导芽培养数代后为材料,转接到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中进行增殖培养和生根培养。该套系统自动化程度高,增殖速度远高于传统组培方法,节省劳动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该发明适合甘蔗的快速繁殖。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技术尚未应用,主要原因是尚无足够的开发资金投入。
需求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