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广西医科大学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5667
成果描述:
该项目属于肿瘤实验诊断学及医学分子生物学领域。肝癌是广西高发恶性肿瘤,因早期无症状,发现时多为晚期,死亡率极高,有“癌中之王”之称。因此,寻找新的肝癌血清学标记物、建立操作简便的检测试剂盒是促进肝癌早期诊断的关键。该项目通过筛选肝癌血清新标记物、进行肿瘤特异性验证后,建立了肝癌血清检测试剂盒并在临床上进行较为广泛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1.筛选到30个新的肝癌血清标记物,确定了它们的基因功能。探索和改进了血清标记物筛选的SEREX技术,利用广西肝癌患者血清,从自主建立的基因文库中筛选到了30个新肝癌相关抗原血清标记物,经基因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明确了这些标记物的分子信息及其主要功能。2.验证了肝癌新标记物对肝癌检测的特异性。对新筛选到的部分肝癌相关抗原在多种不同病人血清、肿瘤组织、细胞行为学水平上验证,确定了这些新肝癌相关抗原对肝癌检测的特异性。发现了SMP30蛋白具有抑制肝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其在癌组织低表达与肝癌发展进程有关;发现CNN2促进肝癌细胞转移、侵袭,为肝癌预后提供帮助。发现GCF2和nm23-Hl能抑制肝癌细胞的迁移、粘附和侵袭能力,有促进细胞凋亡作用。3.制备了大量的肝癌新相关抗原基因工程蛋白。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成功构建、表达和纯化了三种肝癌相关抗原(SMP30、CNN2和GP73),探索了基因工程最佳的载体构建和优化表达方法,为后续ELISA实验提供了大量基因工程蛋白质。4.创新性地建立了血清抗瘤抗体(抗肿瘤相关抗原抗体)检测试剂盒,国内外未见报道。建立了间接ELISA检测肝癌血清抗SMP30和抗CNN2抗体试剂盒;创建了双抗原夹心ELISA检测血清中抗GP73抗体试剂盒。探索了ELISA法检测的最佳工作浓度,获得了良好的批内和批间重复性。5.抗GP73抗体检测试剂盒灵敏性高,已获专利申请号。血清抗GP73抗体对HCC检测灵敏性达到100%,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科技竞争力,应用前景看好。6.血清抗瘤抗体联合检测提高了肝癌检出率,促进了肝癌早期诊断。间接ELISA检测到部分肝癌患者血清中存在有抗SMP30和抗CNN2抗体,在AFP阴性的肝癌患者中,SMP30抗体检出率高,提示SMP30对AFP阴性的肝癌病例诊断有较好的弥补作用,将SMP30抗体、CNN2抗体与AFP三者联合检测,肝细胞癌阳性检出率可提高至91%。在肝癌早期(癌直径小于3cm),只有8.45%的肝癌血清检测到AFP阳性,而39.5%和17%的小肝癌血清可检测到SMP30抗体和CNN2抗体,彰显抗瘤抗体检测对肝癌早期诊断的价值。7.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明显。项目发表文章25篇,其中,SCI等国际杂志8篇,国内核心期刊16篇。2011年发表在《clin Biochem》的血清抗体研究文章被权威Web of Science检索到他引8次,申请了检测试剂盒发明专利1项。培养博士后2名,博士5名,硕士12名。该项目试剂盒的生产只需小型仪器设备,如超净工作台、发酵罐,层析柱等,项目环保经济,有很好的生态效益。8.经济前景看好。研发的试剂盒已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肿瘤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等对肝癌、肝炎肝硬化、其他肿瘤病人以及正常人血清共计约3000多人份进行检测应用。如检测试剂盒投放市场,按市场同类血清检测试剂盒3500-4000元/盒,100人份/盒,每年检测相关就诊者及体检者100万人计算,将产生3500万元的年销售收入,而该项目生产的三种检测试剂盒将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