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合浦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5665
成果描述:
项目属于农业中的水产养殖业领域。项目实施前三年2002-2004年合浦县千家万户把盐碱田挖成池塘的农民养殖对虾年均亩产311.59公斤、养殖罗非鱼为混养年均亩产204.11公斤,养殖粗放产量低。项目主推品种和技术:(1)对虾:主推了“土塘(池塘)精细化或半精细化健康养殖模式”养虾,酸性铁锈水处理、测水养虾、水质综合调控、水质恶化及对虾游塘或浮头的处理等理化及生物综合调控;精准投饵、有限水交换及综合防病等对虾健康养殖技术。其中模式要点:小面积精养;有限水交换;优选SPF苗和健康虾苗;使用增氧机、水质和底质改良剂、有益微生物,培育单胞藻;使用营养添加剂和无公害药物等。(2)罗非鱼:主推了“精养单性罗非鱼模式”养罗非鱼,包括单养或主养单性罗非鱼、高标准池塘建设、合理放养密度、投喂优质饲料及搭配青饲料、使用有益微生物及控制藻相提高品质、捕大留小轮捕上市等。项目技术创新点:(1)集成“土塘精细化健康养殖模式”养虾和“精养单性罗非鱼模式”养罗非鱼。其中养虾模式之一:通过打井抽取咸淡水并进行除铁锈去酸增氧处理后使用,隔绝了病原的横向传播及海区污染的影响、抑制或杀灭了喜在较高盐度生存的病毒或细菌而达稳产,为国内创新。(2)集成理化及生物综合调控技术,包括酸性铁锈水处理、测水养虾、水质综合调控、水质恶化及对虾游塘或浮头的处理等技术,有创新。项目实施期间实现的技术经济指标:①示范户:养殖对虾和罗非鱼年均亩产量902.33公斤和1155.34公斤,与项目实施前三年平均比亩新增产量436.71公斤和584.40公斤,增产93.79%和102.36%;年均亩产值20212.19元和9751.12元,增加113.52%和117.60%;年均亩利润9258.48和2163.69元,增加188.38%和266.11%;平均每公斤产品养殖成本下降1.30元和1.O1元,下降9.71%和13.32%。②直接幅射带动户:养殖对虾和罗非鱼年均亩产量537.40公斤和409.13公斤,与项目实施前三年平均比亩新增产量225.81公斤和205.02公斤,增产72.47%和100.45%;年均亩产值12037.78和5038.52元,增加90.03%和63.51%;年均亩利润4898.85元和1196.66元,增加170 36%和150.91%。项目的实施对合浦县广大对虾罗非鱼养殖农户的增产增收和地方对虾罗非鱼产业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项目技术于2005~2013年己在合浦县13个乡累计116550户农户中推广、直接示范推广总面积70.51万亩。项目技术从2008年丌始己间接辐射到广西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及广东省的部分中小养殖农户,6年间接辐射总面积111.25万亩。项目技术适合在池塘养殖推广应用。项目取得的总效益:总产量40598.30万公斤、新增总产量18494.16万公斤;总产值728443.06万元、新增总产值323240.89万元;总纯收益(总利润)290758.79万元、新增总利润116281.79万元;总节支金额65988.05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