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

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5566

成果描述:

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是由脊灰病毒Ⅰ、Ⅱ、Ⅲ型引起肢体松弛性麻痹的急性传染病,常引起终身残疾,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严重摧残。脊灰灭活疫苗(IPV)和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PV)在全球广泛的使用,脊灰得到有效控制。1988年第41届世界卫生大会作出了全球合作消灭脊髓灰质炎的决议,仅三个流行国家。中国已于2000年消灭了本土野毒株引起的脊灰,但是由于OPV的广泛使用,疫苗相关病例(VAPP)和疫苗衍生的脊灰病毒(VDPV)等问题日显突出,只有使用IPV才能最终根除脊灰。脊灰后时代,采用野毒株制备wIPV,即使在生物安全4级厂房中生产,以难于确保生产用野毒株的播散。该项目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减毒株和细胞基质,以及国际上先进的微载体培养技术,适宜在全球推广使用。课题组在全球研发成功首个Sabin IPV(单苗),其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对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消灭和维持无脊灰状态具有及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主要技术内容如下:1.研发成功全球首个Sabin IPV(单苗)⑴1983年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使用Sabin株制造IPV;⑵生产Sabin IPV可降低对生物安全水平的要求,WHO鼓励发展中国家生产Sabin IPV;⑶研究表明Sabin IPV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获得Ⅰ类新药证书和生产文号,已批准上市,将对中国乃至全世界最终根除脊灰做出重要贡献;⑷相关技术应用已经产生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2.先进的疫苗制备技术和严格的质量控制:⑴采用全球通用的Vero细胞和Sabin株病毒,有利于在全球推广使用;⑵采用了国际先进的微载体发酵罐培养技术,细胞培养经过三级放大到550升,可规模化制备病毒抗原;⑶病毒液经过滤、澄清,超滤浓缩,柱层析纯化及灭活等后处理工艺,制备成纯度高、免疫原性及安全好、质量稳定的合格疫苗;⑷疫苗质量除了符合WHO规程要求外,还增加了Vero细胞蛋白质残留量和HPLC等纯度检测项目;⑸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项。这些技术的运用标志着中国疫苗制造技术步入国际先进水平。3.临床受试人数最多,使用两种对照疫苗,交叉中和试验使用毒株最多,保护性评价最充分,具有重要科学价值。临床试验与日本和荷兰Sabin IPV研制厂家相比,受试人数最多1830人,日本476人,荷兰245人;课题组使用wIPV和OPV两种对照疫苗,而日本及荷兰均只使用wIPV;在Sabin IPV的临床试验保护性评价中,课题组除了对OPV和wIPV的生产毒株外,增加了全球近年流行毒株、Sabin株原始野毒株、cVDPV和iVDPV,共计19个毒株进行了交叉中和试验,确定了Ⅰ、Ⅱ、Ⅲ型,日本及荷兰均使用6个毒株(OPV和wIPV的生产毒株)。因而,课题组对疫苗免疫保护性评价最充分。
需求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