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云南农业大学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5553
成果描述:
主要研究内容:自2006年至2013年,项目组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内毒素对肝脏bcl-2、Fas表达的影响及CA保护效应的研究(项目批准号:30560113)”,研究工作已经通过了验收(等级:优)和鉴定(见最后一段)。研究通过体内建立大鼠内毒素血症模型,体外建立BHK-21细胞感染模型,从”ET致肝损伤,肝细胞凋亡及肝细胞mt DNA突变”,”内毒素(Endotoxin, ET)对凋亡相关调节蛋白表达的影响及阳离子A(Cation A, CA)的保护效应”,”ET对三种气体信号分子的影响及CA的保护效应”,”ET体外诱导BHK-21细胞生物膜的损伤机制及CA的保护效应”这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发现点:内毒素ET能够导致肝脏出现以细胞变性、坏死、凋亡为主要变化的病理损伤,使血清中AST、ALT、AST/ALT比值均升高;ET可导致大鼠mtDNA COI基因片段发生T53223G碱基和T5331G碱基点突变,以及tRNACys-Tyr基因片段在第5238与5242碱基处插入了一个碱基T的插入突变,推测与ET诱导产生大量的FRs有关。ET通过上调Fas、Caspase-3、p53、c-myc和Livin基因的表达及Ca<'2+>浓度的增加,下调Bcl-2和Survivin;同时显著上调肝脏中CSE、HO-1和NOS的转录,提高肝组织和血浆中H<,2>S、CO和NO的含量,诱导肝细胞的损伤和凋亡,这可能是内毒素对肝脏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ET通过显著增加细胞膜、线粒体膜和溶酶体膜中PLA2的活性,从而降低细胞内外膜的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增加细胞中MDA含量,降低细胞抗氧化能力,导致细胞生物膜和肝脏损伤。CA在体内外对ET所导致的肝脏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效应,在临床中是抗ET的理想候选药物。科学价值:该研究阐明了内毒素ET对动物肝脏损伤的分子调控机理,对于今后进一步研究和治疗ET血症、ET性休克等临床危症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可靠的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同时根据CA在体内外对ET拮抗的生物学效应及保护作用,提示CA在抗ET性疾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并对抗ET药物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同行引用及评价:项目组成员主编和参编教材及专著6部;发表科研论文20篇,其中SCI收录1篇,论文被他引34次,有4篇论文在全国学术会议上获得优秀论文;申请发明专利2项;培养研究生13名,有3篇学位论文被评为云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项目主持人高洪教授被聘为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并获得云南省特殊津贴,项目组成员有两人由讲师晋升成为副教授。2015年4月28日,由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组织并主持,邀请有关同行专家组成成果鉴定委员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研究成果在内毒素致肝细胞损伤机理和CA拮抗效应研究方面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部分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