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昆明市延安医院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5548
成果描述: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s induced killers,CIK)是具有T细胞的抗瘤活性和NK细胞的非MHC限制性杀瘤特点免疫细胞,自体或异体采集的单核细胞诱导后能变为CIK细胞,回输患者能达到杀伤肿瘤的目的。1991年,由斯坦福大学的Schmidt-Wolf等首次报道。但是,CIK细胞杀伤肿瘤分子机制不完全清楚;课题组在实际工作中面临了以下矛盾:CIK细胞增殖能力差,短期内无法获得足够数量CIK细胞回输病人,延长培养时间后CIK细胞的抗肿瘤能力显著下降;临床观察发现:CIK细胞治疗对一些病人治疗效果较好,一些病人效果不显著。上述4个问题一直是困扰课题组的理论和技术难题。针对以上问题课题组对CIK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成果初步解决了上述难点,具体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课题组对CIK细胞培养体系进行了优化,显著提升了CIK的增殖能力,初步解决CIK细胞增殖能力弱的问题;2)研究发现:CIKIL-2具有较强的杀瘤活性,CIKIL-15具有较好的增殖能力。通过该研究发现了一种新型诱导CIK细胞的方法;3)通过转录组学研究发现:IL-15通过Wnt-4和细胞黏附途径促进细胞增殖,同时IL-15能抑制CIK细胞表达CTLA-4,进而抑制外周免疫耐受导致的细胞凋亡,间接促进增殖。通过miRNA组学研究,课题组揭示了IL-5主要通过调控CIKIL-15的miR-143/145 cluster的表达上调其增值能力,而IL-2主要通过调控miR-340-5p/340-3p cluster的表达上调CIKIL-2的抗肿瘤功能。通过组学研究课题组初步探明了IL-2和IL-15在CIK细胞诱导过程中的分子机理;4)课题组发现CIK表达抑制性受体(KLRD1),KLRD1能与HLA-E分子相互作用,抑制CIK的杀瘤功能。因此,课题组初步找到了CIK细胞对HLA-E+性肿瘤无效的原因。5)联合IL-2和IL-15研发出了一种增强型CIK细胞,该细胞既表现较好的增殖能力还能保持其出色的杀瘤功能;6)研究发现:CIK的激活性表面分子与其细胞毒活性呈正相关,利用该方法解决了业内尚无CIK活性评估的技术难题。7)制定了增强型CIK细胞的制备和质控标准。标准包括:CIK细胞培养基、诱导CIK细胞标准操作步骤、临床回输细胞制备操作。其次,制定了CIK细胞制备质控标准。包括细胞因子活性标准、培养期细胞增殖能力和临床回输无菌标准。标准已在云南省医学会医学细胞生物学分会的平台应用。研究成果已在云南5家三甲医院应用。近期有效率在70%以上,疾病控制率76%以上。2007年至今,获得了1000余万的经济效益。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研究获专利授权1项,发表论文16篇,其中高影响因子SCI收录论文3篇,1篇被引用6次。团队2014年被评为云南省细胞生物学临床转化研究中心,5人入选昆明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后备人选,8人晋升正、副高,1人晋升博导、2人晋升硕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