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玉溪市人民医院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5538
成果描述: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2008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心血管疾病仍然是导致死亡的最大原因,占男女死因的比例分别为31.5%和26.8%,为癌症的2-3倍。中国经历了近三十年的经济飞速发展期,正处于稳定增长的”新常态”,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冠心病在中国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因此,冠心病的预防控制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预防控制是人类应对疾病的最佳选择,早发现、早治疗对于任何疾病都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国家来说,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是具有极高性价比的卫生事业。伴随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很多疾病从无法预防控制变成可预防、可控制。国外盛行运用简单的危险因子来预测CHD的发病风险,大大提高了CHD的预防控制水平。中国这一方面还未广泛展开,一方面CHD病人基数巨大、发病率上升、人口老龄化等巨大公共卫生压力,另一方面CHD还局限在医疗救治层面。这样既浪费了大量医疗支出又被动低效,因此迫切需要拓展CHD的预防控制水平。国外现有CHD预测机制代表的是西方人群,不能全盘照抄运用在中国人群中,因此急切需要一个代表中国人种的、显示中国人群危险因子特征的、结合准确、科学的数学计算方法的CHD的预测手段。该项目运用两大人群(建模人群及验证人群),采用六大策略(第一,运用Restricted cubic spline(RCS)analysis技术分析传统危险因子:年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等以及新危险因子:尿酸、总胆红素、γ谷氨酰转移酶等在中国人群CHD的不同病理阶段中的分布特征;第二,采用多元无条件逻辑回归及计算生物学等技术计算评测各相关危险因子在CHD病理生理过程中反映其分布特征的系数;第三,通过计算建模人群各危险因子的分布特征及各自在CHD中的权重,提供2-3个CHD危险预测公式;第四,运用”验证人群”,采用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curve(AUC)analyses等手段验证上述公式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第五,吸收西方通用的Framingham,SCORE,ASSIGN-SCORE等预测方法的优点,最终筛选出1个代表中国人群的CHD危险预测方法;第六,采用互联网手机通讯等高覆盖先进通讯手段、将预测方法软件化。医院内,通过患者的各项检测指标,临床医生可以方便地知晓患者的CHD发病风险及其对应的治疗控制措施;社区里,个人可以通过手机或者电脑,方便的将以前”凌乱”的医保体检数据输入个人终端,掌握自己CHD的发病风险,最大限度的发挥疾病预防控制作用)建立了一个代表中国人群的高敏感性、高特异性的CHD预警、预测机制,推进了中国CHD预警、治疗、控制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