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皮石斛仿生栽培关键技术与产品开发

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龙陵县石斛研究所;龙陵县云河石斛开发有限公司;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龙陵县林业局;龙陵县石斛协会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5532

成果描述:

紫皮石斛(Dendrobium devonianum Paxt.),又名齿瓣石斛,是中国低纬度地区尤其云南广大林区的重要森林药用植物资源。传统上紫皮石斛栽培中存在成活率低、长势差,产量低、病虫害防治困难等难题,主产区产品以往只能以鲜条、毛枫斗作为原料或初级产品出售。针对以上问题,项目对其栽培和产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了系统研究,相关技术的推广有效提升了该省的紫皮石斛培育及产品研发水平。项目实施以来,培训各类技术人员4000余人次,在云南省范围内推广5万亩,近3年产值7.67亿元,项目主要实施地龙陵县紫皮石斛栽培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的70%以上,云南省紫皮石斛占全国的90%以上。项目已鉴定成果1项、发表论文9篇、出版书籍1部、获发明专利3项、申报2项、申报云南省林木良种和园艺植物新品种各1项、制修订云南省地方标准和林业行业标准3项、培养硕士研究生2名。仿生栽培:通过模仿野生紫皮石斛自然生长规律,研发了仿生栽培技术体系,包括林内仿生栽培模式和简易设施化仿生栽培模式。林内仿生栽培重点开发了天然林附植高产栽培技术。简易设施化仿生栽培重点开发了网膜架床横木种植。仿生栽培在栽培技术、栽培基质、栽培配套措施等方面皆有创新,实现林内仿生栽培鲜茎条平均产量60kg/亩,简易设施化仿生栽培鲜茎条平均产量400 kg/亩,显著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因地制宜的进行模式选择和栽培有力的推动了紫皮石斛产业发展及扩大了受益群体。为紫皮石斛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产品加工研发:制定了采收标准,进行了产品的深层次研发。取得了2项关键技术,在该省首家研制出了纹路枫斗、紫皮石斛花酒等产品,解决了该省紫皮石斛无深层次加工产品,产品的研发较好地解决了该省紫皮石斛长期依靠出售原料,附加值低等现状,打破了江浙等地区对加工产品市场的垄断。良种选育及种苗繁育体系优化:所选育良种“龙紫1号”于2012年认定为云南省林木良种,2013年认定为云南省园艺植物新品种。“龙紫1号”的成功选育,为紫皮石斛产业发展提供了良种保证,是中国唯一的紫皮石斛良种。通过对种子生物学、无菌萌发、增殖和生根培养基及条件筛选、炼苗基质和条件优化、幼苗水分管理等各环节的优化,使组培增殖系数超过了5,栽培成活率达94%以上。扦插育苗技术对插穗选择、插穗处理、扦插方法和具体管理进行了细化,所生产的扦插苗没有缓苗期,提前投产0.5年以上,成活率达95%以上。项目组建的种苗繁育技术体系为紫皮石斛产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优良种苗。
需求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