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并流地区公路建设中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

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交通运输局;云南省德钦县交通运输局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5518

成果描述:

主要技术内容:针对三江并流区功能分区与路网规划优化、路侧生物多样性与公路建设关系、景观连通性与公路绿道设计等问题,开展野外观测与试验研究,提出三江并流地区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公路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对策,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工程。授权专利情况: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山区公路建设中确定动物通行热区的方法,申请号:201110422949.7;申报并获授权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利于动物通行的涵洞,专利号:201020114899.7。技术经济指标:1.综合经济发展对交通发展的需求及公众出行需求通过核密度函数构建了多等级公路服务指数模型,并与基于动植物多样性与生态敏感性建立的区域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模型相结合,对三江并流地区的公路发展优先度空间格局进行定量评价,并提出路网优化方案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2.在定量评估三江并流地区生物多样性价值的地理分布格局基础上,利用植物丰富度、动物丰富度、生态敏感性、地形坡度等综合指标提出了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公路线位比选方法。3.初步揭示了公路路域鸟类的避让距离,公路噪声对黑颈鹤越冬期行为的影响。研究了交通视觉因子、噪声、距离对湿地鸟类行为影响及路域鸟类丰富度特征,得出了公路对纳帕海43种湿地鸟类的影响距离;研究得出了黑颈鹤越冬期行为与车速、鸣笛驾驶行为的关系;4.提出了山区公路建设中确定动物通行热区的方法,从生境角度为动物关键生境保护、通道选址方法方面做出了前瞻性的探索;5.开发了利于动物通行的涵洞,实现了公路桥涵洞与动物通道的协同建设。6.提出了公路路域沟谷微地形保护、植被保护与人工诱导恢复思路,提出群落结构完整性对植物入侵有明显的抗性和抑制作用,7.揭示了三江并流地区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数量及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公路等级、公路距离对入侵植物分布的影响。8.制订了三江并流区公路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指南,成果为三江并流区公路路网的科学规划与公路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应用推广及效益情况:包括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环保路线比选、动植物资源监测的生态环境管理、景观连通性廊道建设等相关环保对策首次纳入云南省公路水路发展规划,指导了云南省公路规划建设;道路发展优先度评价模型建立应用于指导区域路网优化,所提出的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公路线位比选方法、山区公路建设中确定动物通行热区的方法、开发的利于动物通行的涵洞直接应用于迪庆州维西(塔城)至德钦公路节约投资1780万元,应用于国道214线节约投资1200万元。
需求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