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广西壮族自治区木薯研究所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5486
成果描述:
课题来源与背景:该项目为2011年桂财教[2011]40号文件下达的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项目合同编号桂科合1140010-14。木薯是世界三大薯类作物之一,可作为食物、饲料和工业原料,以木薯为原料生产的燃料乙醇,被称谓可再生的环保型“绿色汽油”,中国属于能源紧缺的国家,伴随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发展能源替代势在必行。而木薯是生物质能源生产的最理想的原料,符合“不争粮、不争(食)油,不争糖,充分利用边际性土地”的国家粮食发展战略。该项目是针对近年来中国木薯种植出现病虫危害蔓延趋势开展研究,通过与国际热带农业中心以及亚洲其它木薯生产国建立起来的合作关系,针对性地从国外引进木薯种质资源,从中选育出具有高产、高粉、高抗、适应性强的木薯优良品种。通过选育和推广新的木薯良种,提高中国木薯的产量和品质,不仅提高薯农的收入,而且为加工企业提供充足优质的原料,提高加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中国木薯产业的发展。技术原理和性能指标:技术原理:对引进的木薯种质进行试验,观察与测定各种质的发芽率、株型、抗病虫性、结薯性能、薯型、收获难易、产量、淀粉含量等,从中筛选出抗病虫、高产、高粉的木薯品种(系)。抗病性评价方法:将评价植物放到病害的环境中去,或者人工接种条件下保证病害发生充分条件使病害充分发生,从而对植物抗病性做出合理的判断与评价。种质引进:引进国外木薯种质26份,分别是:泰国10份;越南14份,杂交种子1300粒;印尼2份。选育出高产、高粉、抗病虫木薯品系3个:GR024-7,GR024-3、GM1155-24,鲜薯平均亩产分别为3.2吨、3.0吨、2.96吨,比对照华南205分别增产39.3%、33.5%、29.2%,淀粉含量比对照华南205分别增加4.5、3.5、2.6个百分点;抗红蜘蛛、细菌性枯萎病、褐斑病能力优于对照品种华南205,达到抗性。对该区主要种植的木薯品种,进行红蜘蛛、细菌性枯萎病、木薯褐斑病为害的普查与评价,摸清螨虫、细菌性枯萎病、褐斑病的为害特点,筛选出抗病虫、高产、高粉品种4个,分别是南植199、桂热5号、桂热6号、GR891。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在国内首先开展了抗病虫木薯品种的选育研究。选育出高产高粉高抗品系GR024-7。2015年2月申报品种审定。筛选出抗细菌性枯萎病、褐斑病和红蜘蛛,并且产量、淀粉优于当家品种华南205的品种4个:分别是:GR891、南植199、桂热5号。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南植199为1991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所从国外引进的组培苗选育而成。平均亩产2.85吨,比对照华南205增产21.0%,淀粉含量为26.1%比对照品种华南205提高0.3个百分点。为高产早熟品种,具有收获指数高、薯型好,浅生易收获,适应性强,适合广西区及西南省区木薯产区种植。GR891为1997年该所从国际热带农业中心引进的杂交种子选育而成。平均亩产2.73吨,比对照华南205增产16.3%,淀粉含量为31.3%,比对照华南205提高5.5个百分点;为高粉早熟品种,具有耐瘦、低氢氰酸、食用性好,适应性强,适合广西区及西南省区木薯产区种植。桂热5号为2011年该所从泰国引进的无性品系选育而成。平均亩产2.65吨,比对照华南205增产12.8%,淀粉含量为29.3%比对照华南205提高3.5个百分点;为高粉品种。具有耐肥、浅生易收获。品种适应性强,适合广西区及西南省区木薯产区种植。桂热6号为2012年该所从国际热带农业中心引进的杂交种子选育而成。平均亩产2.83吨,比对照华南205平均增产20.2%。淀粉含量为29.1%,比对照品种华南205提高3.3个百分点。为高产、高粉品种。具有耐瘦、薯块粗短,利于机械化种植和收获等,品种适应性强,适合广西区及西南省区木薯产区种植。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南植199、GR891、桂热5号、桂热6号为推广优良品种中,抗病虫性相对较强的品种,在中国所有木薯种植区推广种植,通过筛选抗病虫品种,目的是在一些病虫害高发区中考虑选择种植抗性品种,提高木薯产业的抗病虫风险能力,减少损失。南植199、桂热5号、主要是在桂南的合浦、北海及桂中的武鸣、桂东的平南等地农民广泛种植,GR891、桂热6号为桂中、桂南的南宁、崇左、钦州等地推广使用,这些品种的推广种植已经占了当地木薯种植面积的40%以上,为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保证,极大地提高了当地的经济和社会效益。GR891为低毒品种,草荒严重容易造成鼠害。、桂热6号、GR891为耐贫瘠品种,施肥水平高及肥条件好的地块,易出现生长旺盛,收获指数偏低。、示范推广种植资金不足。历年获奖情况:2008年12月,“木薯品种桂热3号、GR891的选育和推广应用”,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011年7月,“亚热带主要农作物抗寒害冻害技术集成研究与应用”广西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09年12月,“木薯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发集成与应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0年1月,“木薯品种桂热引1号的选育和推广应用”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012年12月,“木薯品种桂热4号、桂热5号的选育”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