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南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5483
成果描述:
桔小实蝇是芒果生产中的重要害虫之一。该虫以幼虫钻入果实内取食,肉眼不易观察到果实受害痕迹,普通的药剂喷洒防治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在桔小实蝇的防控技术上,国际上开展了很多深入的研究,研究的结果均表明,使用不育技术和生物技术(如天敌、寄生菌等)有一定的效果,但最优的防治技术还是基于成虫监测结果的诱杀技术,因此,桔小实蝇的成虫发生动态监测在其防治中显得尤为重要,国际和国内也有关于桔小实蝇的监测方法的报道,然而,无论是在国际上还是国内,其监测技术百家争鸣,在甲基丁香酚(俗称Me)中添加敌敌畏、敌百虫、敌杀死、甲胺磷、印楝素、阿维菌素或者使用诱蝇酮(俗称Cue)等方法均有报道,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监测技术标准,直接影响了防治的效果和成本。广西热作所与南宁市质监局于2012年联合向广西区质监局提出制定广西地方标准《芒果病虫害监测技术规程第3部分:桔小实蝇》的申请,并获得立项。该成果以广西地方标准的形式,提出用甲基丁香酚作为引诱剂,在诱瓶中的诱芯上面滴入1.0 mL引诱剂,下面滴入1.0 mL的80%敌敌畏乳油,将诱瓶设置在高1.2~1.5m且不被阳光直射的树枝上,诱集芒果园桔小实蝇雄虫,通过调查诱瓶中的虫口数监测该虫的发生程度。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表现在:在国际上第一次提出了芒果园桔小实蝇发生程度分级指标;国内首次以标准的形式确立了芒果园桔小实蝇的监测方法;明确提出使用甲基丁香酚(Me)+敌敌畏乳油做为诱剂进行监测;使用诱瓶监测,易于安装和保护虫尸,避免虫尸在监测调查周期中因阳光暴晒、蚂蚁取食或雨水侵蚀而腐烂,从而影响计数结果;使用诱瓶监测,调查监测结果时可将虫尸倒入预先准备的保鲜袋中,带回实验室统计虫口数。该标准已在百色市右江区、田东县、田阳县、西林县、田林县和广西农垦国有阳圩农场推广使用,技术安全可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