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抗病西瓜、蔬菜新品种选育-间套种专用型西瓜新品种

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5472

成果描述:

该项目是广西科学技术厅下达的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及繁殖技术研究”所属课题“优质抗病西瓜、蔬菜新品种选育–间套种专用型西瓜新品种”。合同编号:桂科攻0992011-1C,项目的实施期限为2009年1月~2011年12月。于2012年8月27日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组织的结题验收。广西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是中国甘蔗、木薯等能源作物的主产区,为了提高单位面积的收益,充分利用立体空间,在行间进行间套种矮杆作物或短蔓作物间种已成为趋势。西瓜间套种甘蔗或木薯地已成为广西和华南一些省、市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的新门路。该区间套种生不应用西瓜品种以“黑美人”有籽西瓜和“广西三号”等大中果型无籽西瓜两大类型为主,“黑美人”等普通西瓜品种虽较早熟,但耐湿性和抗病性弱、病害严重,易致减产或失收;而大果型无籽西瓜系列品种属于中偏晚熟,虽然抗病力强,用于间套种其产量和品质均受一定影响。针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项目研究旨在选育出易坐果、早熟、耐弱光、多抗、优质、耐贮运性好的适合甘蔗、木薯及初植果树等高杆型作物间套种植的西瓜专用型品种。项目利用大棚增湿、保湿、遮阳的方法,创造相应的育种环境选育亲本及测试杂交组合,并成功地选育出适于间套种专用型西瓜品种,填补了该区无间套专用型西瓜品种的空白,为能源作物甘蔗、木薯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用特早熟优质、早熟短蔓、早熟多抗、早熟耐弱光四种不同基因型杂交互补,定向选育出相应优秀性状及贮藏性好的、适合于间套种专用型西瓜品种,弥补了区内外间套种专用型西瓜育种工作缺陷。项目选育出早熟、多抗、优质、耐贮适合甘蔗、木薯及初植果树等高杆型作物间套种植的西瓜专用型品种“兴桂一号”和“兴桂五号”,并在品比试验及生产试验及示范过程中,对新品种的种植方式、密度、整枝、施肥方式进行了摸索,总结出配套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品种的育成和应用,降低了西瓜生产成本,增加间套作地块的收入,支持生物能源作物甘蔗和木薯产业持续发展。项目在该区的甘蔗、木薯主产区,建立了7个核心示范区和应用区。地点分别在南宁市长塘镇和延安镇、横县石塘镇和校椅镇、崇左市驮卢镇、扶绥县渠黎镇以及广东省徐闻县等地,总面积达2.32万亩,总产量达5.19万吨,总产值达6176.10万元,新增收入1160.52万元,促进了农业的品种结构调整和优化及农民的增产增收。
需求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