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5445
成果描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k Protrusion,LIDP)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其发病机制未明、辨证难于统一、非手术治疗患者反复发作等问题依然严峻,临床上90%以上可采用非手术治疗,中医药是非手术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之一,且治疗费用较低但疗效有待进一步提高,辨证施治是提高中医药疗效的基础。基于此,项目组开展了LIDP血瘀证血清标志物筛查及其血清诊断模型的构建和验证研究,旨在揭示LIDP血瘀证的本质,丰富LIDP辨证分型论治的内涵,提高临床疗效。课题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及教育厅。项目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根据样本匹配原则收集LIDP患者及健康者血清样本,应用SELDI-TOF-MS筛选出LIDP血瘀证的标志蛋白,再采用HPLC/MS/MS等技术进一步分离、鉴定SELDI已筛选出具有诊断价值的标志蛋白,并构建LIDP血瘀证的血清诊断模型。研究检测指标包括LIDP血瘀证血清中异常表达的蛋白质、血清诊断模型的构建、模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人才培养、发表论文等。项目研究完成了原定计划和指标。结果显示LIDP血瘀证患者的血清中11个差异表达蛋白的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可纳入LIDP血瘀证的血清标志物诊断模型参数、血清中MYH7B myosin-7B等6个异常表达的蛋白质的指纹图谱可作为壮族LIDP血瘀证的血清标志物诊断模型、采用SELDI-TOF-MS结合HPLC-MS/MS技术确定了壮族LIDP血瘀证6个差异蛋白的氨基酸序列。运用SELDI-TOF-MS技术平台和生物信息学技术建立的血清诊断模型为LIDP中医辨证诊断提供了新思路,也为今后采取个性化方案治疗LIDP从而提高疗效打下基础。成果相关项目均按质按量完成并提交研究进展和结题报告,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英文论著2篇、中文论著1篇,在科技核心期刊发表中文论著和综述各1篇、国际会议交流论文3篇,培养研究生2名。已在广西多家医院推广运用,取得良好效果。当然,项目成果推广受部分医院客观条件影响未能在广西所有医院推广,但随着各级医疗机构相关条件改善,应能进一步扩大其在区内外的推广应用,使更多的LIDP患者得到实惠,故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临床运用推广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