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杂交稻新品种Y两优5867的选育及示范推广

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广西恒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江西科源种业有限公司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5406

成果描述:

任务来源:该课题是南科发[2012]50号文件下达的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广西南宁超级杂交水稻选育繁育中心建设”所属子课题。项目名称:优质杂交稻新品种Y两优5867的选育及示范推广,项目合同编号:201101009B-3,项目实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该项目属生物农业技术领域。技术原理:按照“通过引进、观测,选择优质两系不育系;培育高光效株叶形态、适应性广、配合力强的恢复系配组育成新品种”的技术路线,进行超级稻品种选育→区域试验和引种试验→审定和引种→新品种选育基地建设→种子繁育→高产栽培示范基地建设→推广应用。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该课题育成具有超级稻产量潜力的优质杂交稻新组合“Y两优5867”,并于2010年4月通过江西品种审定(审定编号:赣审稻2010002号),2011年、2012年通过广西引种(桂农业公告[2011]4号、桂农业公告[2012]2号),2012年12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12027),2014年3月通过国家农业部超级稻认定(农办科[2014]12号)。育成国审超级稻品种1个。该项成果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课题经过制种技术研究与示范,研制出Y两优5867的安全优质高产制种技术规范,并广泛应用于Y两优5867的大田制种中。2013年10月、2014年9月南宁市科技局分别组织专家对南宁市横县校椅镇实施的Y两优5867制种田进行测产验收,平均亩产分别为240.8公斤、219.6公斤。课题在南宁市兴宁区、西乡塘区、武鸣县分别建立了百亩连片高产核心示范基地,开展Y两优5867高产栽培特性研究试验,形成了Y两优5867栽培技术规程。2011-2014年连续四年南宁市科技局组织专家对课题组织实施的百亩高产示范片进行田间测产,平均亩产分别为641.8公斤、674.8公斤、671.8公斤、653.0公斤,均比对照增产明显,高产栽培示范取得显著成效。成果应用及效益情况:课题实施期间促进企业销售Y两优5867种子491.8万公斤,平均售价28元/公斤,企业因销售该产品累计销售收入1.37亿元,实现毛利3934万元。同时项目四年来推广面积达409.7万亩,带动农户制种面积2.51万亩,生产种子491.8万公斤,新增稻谷总产量3.22亿公斤,新增产值8.69亿元。课题成果的大面积示范促进了超级稻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对调动农民种田积极性、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增加土地产出率,促进科技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对提高土地利用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推广应用的范围、条件和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该课题育成的国审超级稻新品种“Y两优5867”适宜推广种植范围包括:在广西区内可在桂中、桂北作一季早稻或中稻种植,在桂南可作晚稻种植,在广西区外可在江西、湖北、湖南、安徽、浙江、江苏、福建、河南等长江流域稻区作一季中稻种植。该品种适应范围极广,推广应用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该课题成果在推广过程中要注意品种适宜区域的问题,以及在示范推广过程中要注意技术培训落实到位。
需求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