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钦州学院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5403
成果描述:
课题来源与背景:该课题来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随着钦州作为北部湾经济区核心临海工业区的迅速发展,大量工业废水和市政污水的排放入海以及海湾大面积的养殖活动产生的自身污染导致钦州湾水体富营养化呈明显上升趋势,有必要在此背景下对钦州湾海域海岸带海洋环境要素进行调查研究,全面了解该海区近年来生态环境发生的变化,为广西沿海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系统修复和渔业增养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目的与意义:该研究通过现场采样调查,对钦州湾近岸海域表层海水环境要素进行分析监测,评价其污染状况和富营养化状态,全面了解和掌握近期钦州湾水环境质量、探讨钦州湾营养盐的分布特征、水体有机污染状况及其控制因素,这对有效防治钦州湾富营养化、有害赤潮的发生等海洋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主要论点与论据:该研究调查结果与前人调查结果对比显示,近10年来钦州湾无机氮呈明显递增趋势,无机磷呈下降趋势,活性硅虽有所下降但仍呈富足状态,高的氮磷比值使PO43-可能成为浮游植物生长的潜在限制因子,整个钦州湾水域营养水平已上升为明显富营养型。相关性分析表明,陆源水的物理混合过程是影响营养盐含量的主要因素,生物、化学作用次之。整个海湾水质处于中度污染程度和富营养化状态,以无机氮为主要污染因子。调查期间钦州湾表层海水整体上未受到化学耗氧有机物污染,只有局部水域超标受污染,且受污染区域均出现在茅尾海。与其他研究海域相比,该研究海域COD对富营养化的贡献处于中等水平,COD是影响钦州湾海域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但并非决定性因子,当富营养化程度加重时来自营养盐的贡献表现更为突出。创见与创新:系统研究了钦州湾近期水环境要素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全面了解掌握近年来钦州湾水环境质量状况变化趋势及其控制因素。首次报道了钦州湾海域COD时空分布及对海水富营养化贡献的研究。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该研究通过对钦州湾表层海水五项营养盐及环境因子(水温、盐度、pH值、溶解氧、化学需氧量、叶绿素a)季节变化和分布特征的研究,为该湾的环境管理和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对今后一段时间钦州湾水产养殖、海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发表的学术论文均已被其他学者参考引用。受经费不足影响,很多设想计划的研究工作无法继续开展下去。历年获奖情况:钦州学院第二届自然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