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水稻稻瘟病和褐变穗生物防治关键技术推广

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5306

成果描述:

项目名称:黑龙江省水稻稻瘟病和褐变穗生物防治关键技术;推广项目编号:TC10B1102;完成单位: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主要研究人员:穆娟微、李鹏、伦志安、李德萍、王振东等;研究起止时间:2010年1月-2011年12月;内容摘要:该项目主要推广稻瘟病和褐变穗生物防治技术,采用以点带面的技术路线,在15个市、县和农场设立示范基地,以各示范区为中心辐射黑龙江省;开展了电视、广播、冬训、田间指导、电话答疑、网络平台、植保协会、试验示范等多种推广方式,累计培训1.6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5万份;在防病关键时期,课题组成员积极深入各示范基地进行田间指导;各示范基地对水稻稻瘟病和褐变穗的防治效果在95.1%-100.0%之间和85.1%-93.6%之间,水稻增产5.7%以上,亩增收56.70元-202.80元;2011年实收测产结果表明,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七星分公司实收亩产823.4公斤,绥滨农场实收亩产875.98公斤;2010年至2011年累计推广应用2524万亩,挽回水稻产量损失12.2亿公斤,节本增效18.1亿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主要技术内容:分别在水稻9.1~9.5叶期(11叶水稻品种)、孕穗末期、齐穗期和抽穗后15天施用2%加收米液剂100毫升/亩防治水稻叶瘟、穗颈瘟、枝梗瘟和粒瘟。分别在水稻孕穗末期和齐穗期施用生物药剂3%多抗霉素水剂120毫升/亩防治水稻褐变穗。其关键技术主要为以下几方面:药剂选择和用量:2%春雷霉素液剂100毫升/亩,3%多抗霉素水剂120毫升/亩。施药时期:水稻9.1~9.5叶(11叶品种)、孕穗末期、齐穗期和抽穗后15天是防治叶瘟、穗颈瘟、枝梗瘟和粒瘟的最佳时期,水稻孕穗末期和齐穗期是防治褐变穗的最佳时期。施药时间:早3:00-上午8:00,下午5:00-晚8:00。喷液量:15升/亩(背负式喷雾器)或7~8升/亩(机动喷雾器),航化作业20升/公顷。
需求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