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的模拟、监测和优化运行关键技术应用

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国祯环保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建筑大学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4894

成果描述:

针对中国污水处理厂由于水质水量波动大、污水成分复杂、微生物种类繁多、缺乏有效监控技术,而导致污水厂难以高效稳定运行的技术难题,以及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的现实需求,该项目在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的持续支持下,通过校企联合攻关,突破了污水厂模拟、监测和优化运行多项关键技术,获授权发明专利9项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成果成功应用于多个污水处理厂,提升了污水厂削减COD和总氮的能力,降低了运行成本,为污水处理厂的节能降耗及升级改造提供了技术保障,取得了显著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推动了污水处理行业的技术进步。主要技术内容:技术理论创新:基于对微生物菌群降解污染物的生化反应机理与化学计量学的分析,建立了污水厂运行工况的快速解析方法,实现了污水处理厂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控。提出了基于多目标决策的优化控制理论与方法,建立了优化目标和决策因子的关系模型,为实现污水处理厂水质优化和成本控制提供了科学方法。通过对污水处理系统中底物消耗、微生物生长和产物形成动力学的深入研究,发现了控制污水处理系统稳定性的关键指标,实现了污水处理工艺的在线诊断、预测和预警,解决了污水处理厂高效稳定运行的技术难题。核心技术创新:针对中国污水处理厂水质与水量波动性大的特征,研发了集成生化反应动力学和水动力学的活性污泥动态模拟技术,构建了加速遗传算法多指标定量评价模型和优化模型,研发了反映污水处理厂动态变化规律的仿真模拟平台和技术。分析了污水厂微生物代谢产物指纹谱库特征,研发了基于光谱学技术的水质监控方法,研发了基于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数据的评价技术,构建了污水处理厂水质在线监控、诊断及预警软件系统。集成污水处理厂模拟、监测和优化技术,研发与之适配的设备和模块化技术,形成了以节能降耗、全程控制和整体优化为特色的污水处理厂优化运行和管理技术,并获得推广应用。授权专利情况:获授权9项发明专利和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技术经济指标:创新性:项目针对中国污水处理厂的特点,研发的污水处理模拟、监测和优化运行关键技术保障了污水处理厂的长期稳定高效运行,同时兼具污水处理系统的自诊断和预警特点。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相比,具有稳定性和可操作性,更适宜对进水水质水量波动的污水处理厂进行优化,以达到节能降耗之目的。经济性:研究成果在显著提升了污水处理厂COD和氮磷去除效果的同时,有效降低了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成本。以合肥望塘和朱砖井污水处理厂为例,应用该技术后其出水稳定达标,出水COD和总氮浓度分别长期维持在40 mg/L和11 mg/L以下,同时吨水处理成本下降约15%。应用推广及效益情况: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安徽、广东、江苏等地的十余座污水处理厂。近3年成果产生直接经济效益4510万元;成果应用单位累计节省支出约4334万元,直接削减污水厂出水COD和总氮排放量约8641吨和3090吨,为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提供了良好的示范效果,取得了显著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
需求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