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北京中景橙石生态艺术地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4868
成果描述:
| 中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脆弱。城市道路广场人行道的铺装都是不透水的,下雨就积水,不仅行走不便,而且增加了河道洪峰量,对城市的防洪很不利。因此,缓解城市发展面临的各种水问题,建设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城市,成为城市硬质景观发展方面的主要问题。该系统在城市地面承载力、透水率、吸尘降噪、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泄洪和改善生态循环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城市新概念。主要创新成果如下:针对传统透水砖的分体造成的局部受力不均问题,其很强的承载力解决了传统透水砖地面系统的假透水问题和由于砂石垫层不稳造成的面层局部坑凹塌陷问题,结构内有15%-20%的孔隙率实现高达270升/平方米/分的透水速率,暴雨天不会积水,可以有效补充地下水。在实施中可以设立雨水蓄积回用系统,又可以进行雨水收集利用,浇灌城市绿地和道路。针对沥青透水地面的面层污染问题,其所特有的孔隙和地下毛细相通形成循环系统,能将地下低温和水蒸气传至地面,可吸附日常生活中的尘埃污染物随雨水进入土壤层,微生物可将物质分解氧化,降低污染物对河湖的污染。针对普通沥青路面的雨天积水以及不透水引起的雨雾问题,该系统具有高透水速率,防滑效果显著,车辆行驶过程中不会产生水雾和反光的现象,提高了车辆和行人的安全性。针对传统地面的吸热、返热等缺陷引起的城市热岛,该系统特有的粗糙面和孔隙结构,降低了太阳光的反射,吸热和储热功能接近于自然植被所覆盖的地面,恢复了大气和地面的循环系统的连续,有效地缓解了城市热岛现象。对改善城市热岛效应、调节城市温湿度等小范围内气候、装饰性和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有显著作用。孔隙结构可减少物体接触的应力面,增加行走的舒适度,不易产生疲劳感觉。是绿色生态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极其重要的一环,对改善国内城市地面景观效果、装饰性、城市能源消耗、城市循环经济和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有显著作用。是城市地面建设领域新型环保低碳材料的完美替代者,在城市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方面有着突出的积极意义。主要用于公园及绿化、商业和市政景观广场、道路、主题乐园以及特色应用等。近三年累计直接经济效益达到8914万元。综上,项目的社会与经济效益突出,并随着绿色城市概念的深化,其发展应用空间将更加广阔。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9项;在相关期刊上发表论文2篇,3次获行业最佳项目奖,2次获国际行业优秀项目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