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活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显性蛋白尿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中日友好医院;清华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神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4629

成果描述:

糖尿病肾病是慢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发病。显性蛋白尿加速了糖尿病肾病进展至终末期肾病(尿毒症),国际上主要采用ACEI/ARB类药物,但疗效有限。中医药在糖尿病肾病显性蛋白尿的治疗上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然而,缺乏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药物作用机制不清楚,中医证候学研究缺少量化和客观化的评价指标,制约临床中医辨证论治诊疗水平的提高。该项目在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课题支持下,历经18年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取得如下创新性成果:基于中医对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病机特点的认识,在益气活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基础上,根据临床与基础研究成果,创新性地提出了“益气疏肝,活血利湿”法治疗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益气柔肝、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肾病显性蛋白尿的思路,研创了两个有效方药、针对糖尿病肾病显性蛋白尿治疗这一国际性难题,通过6家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临床试验证实“益气柔肝、活血通络”方(糖肾方)可以减少糖尿病肾病显性蛋白尿,改善肾功能,其作用明显优于单独使用ACEI/ARB类药物。为糖尿病肾病显性蛋白尿治疗提供了新的中医治疗法则和有效方药,是迄今为止国际公开发表的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创建了定量代谢组学研究平台和可应用于糖尿病肾病“病-证结合”临床诊断与疗效评价的整合生物标志物体系。350例临床研究证明该代谢标志物体系可以准确辨识糖尿病肾病阴虚血瘀证、气虚血瘀证和阴阳两虚证。首次发现了肌苷、胸苷、腺苷、胞嘧啶、同型半胱氨酸和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等是糖尿病肾病显性蛋白尿气虚血瘀证的主要代谢标志物群。将该指标体系应用到180例前瞻性临床疗效评价研究中,发现血液整体代谢轨迹的改变可以反映药物整体疗效,为糖尿病肾病显性蛋白尿气虚血瘀证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利用4种国际通用的糖尿病肾病实验动物模型,证实益气活血方药可以减轻糖尿病肾病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减少尿蛋白排泄,其作用明显优于ACEI/ARB类药物。从基因–蛋白质–代谢物等多个层次分析了益气活血方药的疗效机制,发现益气活血方药降低了NF-κB通路诱导的炎症因子异常升高,阻断miRNA21介导的TGF-β/Smad信号通路,从而起到抗炎和抗纤维化作用;通过调节肝脏代谢减少尿毒素合成与肾脏蓄积,起到保护肾脏作用,为益气活血方药治疗糖尿病肾病以及显性蛋白尿提供了有力的实验证据。该成果在40家医院推广应用,提高了临床疗效,延缓了糖尿病肾病患者进入终末期肾病的时间,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节约了医疗费用。项目组发表研究论文210篇,其中被SCI收录64篇,累计影响因子159.076分,总被引1042次,单篇最高被引88次;出版专著3部;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获新药临床研究批件1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
需求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