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4608
成果描述:
| 发现大气田对改善国家能源结构意义重大。四川盆地震旦-寒武系作为重大勘探领域,1964年在川中古隆起高部位发现威远气田后,历时43年钻井21口,久攻不克。2007年以来,针对古老碳酸盐岩能否形成规模资源、是否发育规模储层、古隆起现今低部位能否规模成藏、如何实现高效勘探等世界级难题,中国石油持续立项,经6年产学研联合攻关,取得重大科学发现和理论技术创新。2011年部署的高石1、磨溪8井均获超百万方高产,发现了中国地层最古老、热演化程度最高、单体储量规模最大的安岳大气田。截至2015年底,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6574亿方,三级储量超1.5万亿方,已建成年产能110亿方,相当于发现了一个年产千万吨的大油田,年创产值182.27亿元,是中国天然气勘探史上具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专家鉴定认为,该成果对推动中国乃至世界新元古界-下寒武统成藏理论创新和勘探实践突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提出并发现了四川盆地晚震旦-早寒武世发育大型裂陷和生烃中心,突破了克拉通内资源分散的传统认识。研究认为受罗迪尼亚超级大陆裂解影响,上扬子晚震旦-早寒武世可能发育大型裂陷,综合重磁电震及钻井资料发现并证实了德阳-安岳克拉通内裂陷,面积6万km<'2>。裂陷控制生烃中心,发育三套高过成熟优质烃源岩(Ro>2.5%),烃源岩厚度、生气强度是台地的2〜4倍。天然气资源量由0.45万亿方提高到4〜5万亿方,新发现大幅提升了资源潜力,明确了勘探方向。2.创建了古老碳酸盐岩沉积新模式并揭示成储机理,新发现两套规模储层,突破了克拉通内缺乏高能相带的传统认识。创建了灯影组克拉通内碳酸盐岩镶边台地模式,新发现裂陷两侧台缘大型丘滩相带;创建了龙王庙组双颗粒滩模式,新发现受古隆起控制的上颗粒滩相带。灯影组台缘丘滩体微生物造架成孔、龙王庙组颗粒滩粒间孔及蠕形动物铸模孔经多期岩溶作用形成优质储层,面积分别达6000km<'2>和8000km<'2>。新模式拓展了古老碳酸盐岩勘探新领域。3.创建了以裂陷为核心的古老碳酸盐岩“四古”成藏理论,有效指导了安岳特大型气田的战略发现。研究发现受大型裂陷控制,今构造低部位的安岳地区为桐湾期碳酸盐岩建隆与加里东期构造叠加形成的继承性古隆起;发育受裂陷、不整合面、泥页岩盖层控制的大型构造-岩性地层古圈闭。古隆起、古圈闭与古裂陷生烃中心、古丘滩体储层的有效配置,控制安岳特大原生型原油裂解气田的形成与富集,突破了加里东期古隆起构造控藏的传统认识。新理论对古老碳酸盐岩天然气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4.自主研发了深层古老碳酸盐岩6项地震、测井关键技术,攻克了古老碳酸盐岩储层预测及气层解释精度低的技术瓶颈。应用双谱域混合相位子波反褶积等3项地震新技术,资料主频从25Hz提高到40Hz,储层预测符合率从71%提高到85%;应用3项测井评价关键技术,气层解释符合率从66%高到92%。该成果获发明专利9件、软件著作权4项、技术秘密4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SCI、EI论文36篇。获中国石油集团2014年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2013年十大找矿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