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资源高效培育关键技术

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国际竹藤中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西南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4596

成果描述:

中国竹资源丰富,共有39属500余种,居世界首位。现代产业从1990年前后初具规模,经过20多年历程,特别是近10几年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产值从2001年的210亿增长到2014年的1845亿元,竹林面积由1991年的379万公顷增长到2013年的601万公顷。资源数量的持续增长和质量的不断提升,为竹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和资源保障。该成果在科技支撑计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14项国家和地方科技项目的资助下,经过20多年的不断研究,特别是“十一五”期间的系统研究,形成了竹资源高效培育关键技术体系,取得了重大突破,持续为中国竹资源质与量的提升提供了同步的科技支梂。该成果从竹资源高效培育对资源本底监测、高效经营、健康保护等方面的重大需求出发,在中国竹资源核心分布区福建、浙江、四川、云南等10余个省(市、区),以毛竹、早竹、绿竹、巨龙竹、慈竹、大木竹等20余种主要竹种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研究,构建了以竹资源调査与动态监测技术为基础、高效经营关键技术为核心、健康保护技术为保障的竹资源高效培育关键技术体系。建立的竹资源调査与动态监测技术体系,首次创建了竹亚科物种资源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提出了竹资源信息提取技术,实现了大尺度信息快速获取和动态变化监测,配合森林资源清査,创新并完善了竹资源调査技术,为竹资源调査监测与利用规划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建立的竹资源高效经营关键技术体系,突破了毛竹林精准施肥、笋用林促笋增收、纸浆林短伐期增产等高产精准管理技术,创新了经济和生态效益兼顾的林地耕作制度、配置模式和高抗性经营模式等竹林生态经营技术,极大的提高了竹林经营技术水平和可持续经营能力;建立的竹资源健康保护技术体系,率先构建了竹林主要病虫害数字化信息平台,研发了安全高效的绿色生物农药及化学信息农药,构建了竹林重大病虫害安全高效的综合治理技术,实现了中国竹资源健康保护技术全面升级。该成果覆盖了中国主要竹产区和竹种,具有技术全面、指导目标明确、创新性强等特点。作为社会公益类成果,无偿在全国进行了广泛应用,项目执行期内累计辐射推广1000万亩以上。仅以福建、江西、四川等省份部分实验点应用单位推广的203万亩示范林计算,近3年实现新增产值3.65亿元,新增利润1.69亿元。在项目的推广示范作用下,全国竹子主产区的经营水平显著提高,对竹资源质与量的大幅提升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依托项目成果分别举办国内、国际培训班72期与40期,培训国内科技人员与林农10000多人次和来自70多个国家高层政府官员与高级技术人员1000多人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国际影响。
需求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