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南京林业大学;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江西省林业科学院;福建金森林业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湖北省林业厅林木种苗管理总站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4594
成果描述:
| 该项目属林木遗传育种领域。运用细胞工程技术实现林木良种的快速繁育,切实解决林木良种高效化和规模化繁殖问题,对促进现代林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项目通过对杉木、杂交鹅掌楸等针阔叶两大类8个重要用材树种系统研究,在林木良种细胞工程种苗高效繁育和产业化多项关键技术、规模化生产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建立了诱导发生率高、同步性好的体细胞胚胎发生技术体系,实现了林木良种的快速、高效繁殖。以杂交鹅掌楸、杉木优良杂交组合为材料,突破胚性细胞高频诱导和增殖、体胚高频诱导及体胚同步化发育调控、体胚发育进程加速、体胚发生能力长期维持等技术,实现高频、同步化体胚发生和植株再生。林木细胞工程技术应用集成创新,拓展林木优良种质的利用范围。突破外植体来源限制,解决成年优树复壮和植株再生难题,分别研发多个树种成年树营养器官的体胚发生和器官发生技术、实现了高效再生;突破基因型和不同树种的限制,成功建立了林木细胞工程技术通用平台,提高了林木良种繁育水平。创新性地提出了常规育种与现代生物技术相融合、多学科领域交叉的林木细胞工程育种理论。以杂交育种等常规育种技术为基础,通过分子生物学、蛋白质组学、生理生化理论和方法揭示体胚发生机理、优化体胚发生体系,并把细胞工程技术发展成为遗传转化、种质创新等现代林木遗传育种创新技术平台。建立细胞工程种苗规模化繁育技术体系,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转移。建立成熟的细胞工程种苗繁育和规模化应用体系,制定体胚生产、苗木质量检测标准。建立杂交鹅掌楸生产线3条年产能计2110万株;杉木生产线4条年产能计2610万株。这是国内外细胞工程技术繁育林木良种的最大规模成功应用案例。该项目核心技术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在体胚诱导效率、植株再生效率及生产规模上具有明显优势。其中,杂交鹅掌楸体胚诱导率60%、体胚发育同步化率95%、再生周期2个月,体胚萌发率95%;杉木体胚诱导率30%、同步化率90%、植株再生周期3个月,体胚萌发率90%。杂交鹅掌揪1L液体培养细胞可诱导成40万株优质苗木;杉木1个培养皿中胚性细胞可诱导成200个左右体细胞胚。项目部分成果获得2015年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2011年梁希林业科技二等奖1项、2010年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授权发明专利14件,林木良种权6项,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各1项、企业标准2项,发表论文182篇(SCI收录17篇),培养研究生94名,认定成果3项。培养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省级首席科学家和省级杰青各1人,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2人,形成了高水平的研发团队。成果于2005年起在福建、江西、广东、湖北等南方林区推广应用,累计生产和销售杂交鹅掌楸、杉木良种细胞工程苗1.27亿株,推广造林56. 55万亩。近3年累计新增销售额12. 86亿元、新增利润5.80亿元,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生态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