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三峡大学;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0440
成果描述:
该项目属于人口与健康领域。主要内容及创新:该项目对国内竹节参的资源进行了较系统的调查,明确了野生竹节参的资源储量及其主要分布,建立了竹节参的显微观察和基因鉴定方法;运用HPLC指纹图谱法对不同地区与不同品种的竹节参品质质量进行了系统评价,发现不同区域竹节参资源品质存在差异,并进一步比较了人工栽培竹节参与野生品的质量差异,显示湖北省恩施地区栽培品竹节参质量较优;建立了竹节参多指标性能参数的质量评价物元模型,完善了现行版《中国药典》竹节参的质量标准。进行了竹节参人工驯化栽培,选育出优质、高产、抗病的鄂竹节参Ⅰ号新品种,确定了竹节参规范化种植最佳条件,实现了竹节参规模化种植,成功推动了竹节参种植行业的技术进步。系统评价了竹节参抗心肌缺血、脂肪性肝病、延缓脑衰老的药理作用,发现其作用机理与抗炎、抗氧化相关,其主要分子机制与调节NF-κB、MAPK、Keap1-Nrf2-ARE等信号通路相关。优化了竹节参总皂苷与多糖提取工艺,确立了泡沫分离法提取竹节参皂苷的工艺条件。应用推广情况:成功选育出国内唯一通过品种审(认)定的优质、高产、抗病的竹节参栽培品种–鄂竹节参Ⅰ号新品种。实现2项科技成果–鄂竹节参Ⅰ号及竹节参皂苷提取方法专利的转让,成果转让费53万元。通过与企业联合成功推广了竹节参Ⅰ号新品种,实现了产业结构升级,有效推动了竹节参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近三年来总收入达3.011亿元,新增纯利润1.957亿元,并使恩施地区2万多农户脱贫致富,取得了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在宜昌市多家医院应用竹节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退行性疾病、脂肪性肝病等,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随着竹节参研究的不断深入,课题组预期将成功研发以竹节参为主要成分的中药新药,推动鄂西区域中医药产业进步与结构升级,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