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壤丘陵区花生连作障碍阻控及高产高效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赣州市旱作物科学研究所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6043

成果描述:

所属科技领域:农业科学技术。主要科技内容:花生是重要的粮油作物,其单位面积产油量高于大豆、油菜,收益高于多数农作物。红壤丘陵区是中国花生主产地之一,连作障碍是制约区域花生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因此,开展花生连作障碍阻控及高产高效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对确保国家粮油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历经10余年的研究,取得如下创新性成果:深入揭示了红壤花生连作障碍发生机理:首次揭示了土壤酚酸化感作用通过土壤微生物途径间接引起连作障碍;明确了酚酸介导下以有益菌群为优势向病原生物占主导的连作土壤生物群落演变规律。研发了花生连作障碍阻控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了快速降解酚酸优化连作土壤微生物区系、降低病原基数减轻花生病害发生、化感促生成份提升花生抗病性能等核心技术;发明了以茅苍术粉/京大戟粉、植物内生菌等为功能成份的专用有机肥;构建了高产耐连作花生品种轮换种植模式。创新集成了连作花生高产高效技术体系:集成了“品种轮换种植—土壤调理(微生物区系优化、控酸、保水)—抗病性提升—高效施肥—病虫防治”全过程的连作花生高产高效技术体系,并制定了技术规程。技术经济指标: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受理发明专利1项;发表论文60篇,其中SCI论文15篇,包括一区Top期刊4篇、二区期刊3篇;制定技术规程1套。技术应用后连作花生平均增产15%,增效160元/亩。推广应用及效益:2012-2014年,在江西、湖南、广东等地应用203万亩,增效3.11亿元,为保障国家粮油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推动科技进步作用:基础理论成果发表在农学顶级期刊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关键技术成果发表在工程技术顶级期刊Bioresource Technology和Applied Soil Ecology等农学知名期刊,论文被引用260余次(其中SCI引用105次);技术体系应用效果显著、效益巨大。培养赣鄱英才工程人选2人、研究生15人,培训基层技术人员3000人次、农民3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5万份,有力推动了学科发展和行业科技进步。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认为成果整体达到同类项目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
需求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