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平和县经济作物站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6013
成果描述:
福建柚类生产位居全国第一。该项目针对柚类良种不足、品质有待提升问题,选育出优质、丰产蜜柚新品种,并系统开展品种特性相关研究和示范推广,效益显著。选育出首个果肉呈橙黄色的柚类新品种—黄金蜜柚:于2001年从平和县发现果肉呈橙黄色芽变单株,该单株果肉橙黄色性状稳定、优质、丰产、稳产、适应性广,成熟期10月上中旬。2003年开始,开展多代繁育及遗传稳定性观察、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品质分析鉴评,并开展多区域适应性试验和示范推广,2013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新品种认定(闽认果2013005)。应用SRAP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孢粉学方法鉴定黄金蜜柚新品种:SRAP-PCR分析显示,黄金蜜柚和琯溪蜜柚间的谱带基本相同,但均存在各自特有谱带,表明两品种间在DNA水平上存在真实的遗传差异;应用孢粉学方法对不同柚类品种花粉的形态和大小、外壁纹饰以及萌发孔等进行分析,证实黄金蜜柚与琯溪蜜柚的亲缘关系。为证实黄金蜜柚是源于琯溪蜜柚的芽变新品种提供重要依据。黄金蜜柚果实品质形成的转录组学研究:基于转录组测序分析黄金蜜柚与琯溪蜜柚、红肉蜜柚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差异表达基因,获得大量与果实发育成熟相关基因和差异基因。从分子水平上解释果实发育的特征和突变体果实性状的调控机制,为研究柚类果实品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奠定基础。黄金蜜柚果肉色素成分分析研究:果肉汁胞色素成分分析表明,黄金蜜柚果肉类胡萝卜素总量高达251.77μg·g-1·dw-1。主要成分为β-胡萝卜素、八氢番茄红素、α-胡萝卜素、β-隐黄质和番茄红素,而红肉蜜柚和琯溪蜜柚中只检测到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黄金蜜柚优质高效生产配套技术研究:开展黄金蜜柚苗木嫁接、高光效修剪、延长柚果挂树期等技术创新研究,并进行黄金蜜柚科学施肥、生草栽培、套袋技术、病虫害生物防治研究,提供新品种配套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技术经济指标:优质肉质爽口化渣,清甜适口、有橙香味,品质佳。可溶性固形物11.4%,总糖8.8%,可滴定酸0.54%,维生素C35.4mg·100g-1;类胡萝卜素总量为251.77μg·g-1·dw-1,分别是红肉蜜柚和琯溪蜜柚的2.6倍和287.7倍。高产:2500~4500kg/667m<'2>。高效:市场售价是琯溪蜜柚的2~3倍,效益比普通琯溪蜜柚高4~5倍、比红肉蜜柚高1~2倍。适应性广:种植区域已扩展至福建、贵州等11个省(直辖市),品种优良性状稳定。推广应用及效益:黄金蜜柚发展迅猛,效益高,至2014年12月在福建平和、霞浦、上杭、永安、永定等地推广种植4173.3hm<'2>,新增产值10.17亿元,新增利润8.29亿元;并已在福建、四川、广东、海南、广西、云南、贵州、重庆、江西、浙江、湖南等11个省(直辖市)推广种植,发展前景广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