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广西医科大学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5774
成果描述:
该项目为桂财教[2011]40号文件下达的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人口健康与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究开发”(项目编号为2011D39)的所属课题,课题任务书编号为桂科攻1140003A-16。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多种治疗措施(如外科手术、放化疗、免疫治疗及中医药等)的效果均不十分理想。全世界有数千万癌症患者处于有效治疗的渴望之中,因此,从其他一些可能的生物医学角度进行新的交叉学科的创造性思维,以探索出一个较为彻底的抗肿瘤治疗的理想途径已是当务之急。该项目将限制异种移植时非己器官的细胞超急性毁坏的思路逆向应用到抗肿瘤基因治疗领域,即运用抗Endoglin单链抗体靶向基因转导技术使荷瘤宿主体内的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表达异种αGal抗原肽,以诱导超急性排斥抗肿瘤效应。这一思路明显不同于以往的抗癌基因治疗模式,如通过某些相关基因表达去增强抗癌药物活性或瘤细胞的免疫原性(因为它们受药物治疗指数或肿瘤特异性抗原表达的影响)等。该项目研制的靶向肿瘤新生血管的异源性自杀基因抗肿瘤疫苗能靶向杀伤肿瘤细胞,在体内能有效诱导超急性排斥抗肿瘤效应,为疫苗进一步应用到临床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并建立了α1,3半乳糖基转移酶基因转染材料的制备及Endoglin抗体偶联的脂质体制备技术平台,开发了具有经济效益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该项目的研究不仅给肿瘤疫苗研发带来新思路,为异源性肿瘤疫苗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而且将给无数渴望提高生活质量的广大癌症患者带来福音,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此外,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在异源性肿瘤疫苗的制备、质量控制、标准对照品制备、生物药效学筛选评价和新产品开发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形成核心竞争力,将不断提高肿瘤疫苗附加值下游产品的技术成果转化水平,形成一批自主创新的生物药物,为制药企业提供新药,努力打造异源性肿瘤疫苗生物产业基地,推动中国医药产业的发展。研究成果申请专利2项,在国际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篇,培养博士后1名,博士生1名,硕士生3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