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锦巴非蛤人工育苗技术与应用

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研究所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5704

成果描述:

所属科学技术领域:农业科学技术领域、水产养殖学。简要背景:为了合理开发和保护北部湾海域的织锦巴非蛤资源,进行资源恢复再生实现该贝的人工增养殖,广西海洋研究所从2008年开始了织锦巴非蛤的人工育苗技术研究的前期工作。2011年以“织锦巴非蛤的人工育苗技术研究”课题获得了广西科技厅的科技经费支助。列入广西科技厅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海水名优品种选育繁育关键技术研究”的所属课题,课题类别为科技攻关与新产品试制。任务书编号:桂科攻11107012-4,课题起止日期为2011年03月至2013年12月,资助经费20万元。主要技术内容包括:织锦巴非蛤生物学调查、织锦巴非蛤亲贝培育、室内人工育苗技术、稚贝池塘中培、苗种海上中培、织锦巴非蛤系列单胞藻饵料培养技术、织锦巴非蛤育苗病害防治等技术研究内容。发明要点:在国内外首次突破了织锦巴非蛤人工育苗技术,在深入开展织锦巴非蛤繁殖生物学调查的基础上,采用亲贝强化培育,使用了织锦巴非蛤变温诱导催产等技术,首次确定织锦巴非蛤浮游期的饵料系列组成。知识产权: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发明专利“织锦巴非蛤的人工育苗方法”,发明专利号:ZL2012l0109012.9。推广应用及效益情况:技术成果主要应用于中国北部湾沿海等地的织锦巴菲蛤人工育苗及养殖产业,课题实施期间,在广西北海、防城港、钦州,广东湛江以及海南文昌、琼海,越南海防、下龙湾等区域进行技术应用,指导帮助养殖户及苗种中培大户进行织锦巴菲蛤的育苗、中培及养殖。该项目近三年的直接经济效益127.6万元。间接经济效益4300万元。
需求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