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北京双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5638
成果描述:
研究目的:复合辅酶是中国药品市场的一个重点品种,是一种生化药物制品,主要成份为辅酶A、辅酶I等生物活性物质,主要用于急、慢性肝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在心血管、血液和肾脏疾病等领域等有广泛应用。传统的复合辅酶制备工艺效率较低,能耗较高,且一些重要的活性组分往往会出现含量不达标等现象,严重制约着该产品的效益和质量的提升,成为产品持续发展的瓶颈,对其进行工艺改造与创新显得迫在眉睫。该项目研究的目的是提高复合辅酶工艺的效率,实现一种原料多种产品,降低综合能耗,减少环境压力,提升复合辅酶质量标准及市场竞争力,同时实现腺苷蛋氨酸和谷胱甘肽的国产化。主要技术创新: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结合下游分离纯化技术的综合应用,制备复合辅酶的高产菌株,使得复合辅酶的生产效率较改造前提高5-10倍;同时,在制备工艺中实现了联合生产腺苷蛋氨酸和谷胱甘肽。与技术升级改造前相比,复合辅酶在大幅度节约空间规模的情况下产量连续5年实现平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至2014年超过3000万支;联合生产的SAM和GSH原料已经分别申报生产批文;集成创新确保复合辅酶保持独家品种地位,产品已经进入超过20个省份,进入超过200家三甲医院;近三年为企业带来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近3年已经跃居样本医院购药金额前20药物品种;技术升级改造后复合辅酶提升质量标准获批,实现重点生化品种复合辅酶质与量的提升;该技术带动该公司技术的升级,获得专利授权2项、申请发明专利2项。成果产生的价值:直接经济效益方面,近三年来复合辅酶为公司创造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每年节约生产成本超1000万元。在间接经济效益方面,该品种带动的生化药品技术升级为该公司门冬酰胺酶、CTP等产品提供了方向,近5年来实现销售收入近亿元;复合辅酶工艺改造联产的SAM和GSH已申报生产批文,即将产生可观的间接经济效益。在社会效益方面,产品质量升级后品牌效应逐渐显现,已经进入超过20个省份的数百家二级以上医院,进入10余省份医保目录,上市以来惠及超1000万患者。复合辅酶的工艺升级改造在带动企业和京区生物医药产业方面做出突出贡献。项目的成功实施推动该公司成为北京G20企业的排头兵,2011年获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司的研究团队多次被北京市推荐到科技部评选创新团队。在解决京津冀一体化产业战略布局调整中,复合辅酶工艺升级具有代表性的意义,为该市生物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示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