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5610
成果描述:
该项目属农业科学技术领域。土传病害是土壤、病残体传播的毁灭性病害,病害发生严重可造成绝产。中国保护地及高附加值作物种植面积连年增加,土传病害日趋严重,其根本原因是缺乏对土传病原物的有效治理。项目组从2001年开始,对毁灭性土传病害综合治理技术体系开展了连续15年的攻关,实现了稳定控制和可持续治理的目标。明确了毁灭性土传病害的病原物主要为镰刀菌、疫霉菌、腐霉菌和青枯菌及根结线虫,建立了土传病原物的分离、检测及鉴定方法,明确了传播规律。研制了尖孢镰刀菌、辣椒疫霉菌和大丽轮枝菌的快速分子检测试剂盒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研发了青枯菌、细极链格孢菌和尖孢镰刀菌的快速酶联免疫检测技术,适于田间病害诊断。明确了山东细菌性病害姜瘟病病原为青枯菌演化型Ⅰ型菌株,真菌性土传病害重要致病菌为尖孢镰刀菌与瓜果腐霉;确定危害京郊蔬菜保护地线虫种群为南方根结线虫。筛选出高效、无残留、对非靶标微生物干扰可恢复的土壤熏蒸剂-硫酰氟、二甲基二硫、氯化苦、1,3-二氯丙烯、碘甲烷、棉隆、威百亩;配套以化学灌溉、注射、胶囊、混土、分布带施药及控制熏蒸剂逃逸等技术,一次使用,可有效控制蔬菜、草莓、生姜及山药等作物土传病原物。在该成果推动下,硫酰氟作为土壤熏蒸剂在世界上首先获得登记防治根结线虫;二甲基二硫或者与棉隆、威百亩复配后作为土壤熏蒸剂已经获国家发明专利。胶囊、分布带施药技术及注射施药机械也取得专利授权,解决了高挥发性农药安全使用问题。熏蒸剂施用后覆盖完全不渗透膜可解决熏蒸剂逃逸问题。制定了《氯化苦土壤消毒技术规程》与《棉隆土壤消毒技术规程》。针对蔬菜、草莓、生姜及山药主要土传病害,提出了土壤消毒,田园卫生,种子及种苗消毒,全程病害监控与药剂防治,田间病点标记与铲除,结合生物防治和肥水管理的综合治理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是生姜、草莓产区惟一广泛采用且具有稳定效果的技术,大幅度减少地上部农药的使用,无农药残留和地下水污染问题,保障食品安全。出版著作1部,发表论文66篇,其中SCI论文19篇;获得授权专利17项;培养博士后4名、博士生5名、硕士生30名;举办培训班42次,培训人数达12000人。在该成果带动下,国内成立专业土壤消毒公司9家,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发展。该成果累计推广应用85万亩,增收节支68.2亿元,保证了保护地和高附加值作物的可持续生产,有效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