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香蕉有害线虫调查监测与安全防疫技术应用研究

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5429

成果描述:

课题来源于广西科学基金应用基础研究专项:“广西香蕉有害线虫调查监测与安全防疫技术应用研究”(合同号:桂科基0991017),研究时间2009年03月-2011年3月。2012年6月14日获广西科学技术厅结题证书,证书编号:桂科基结字(2012)533号。香蕉产业是广西农村经济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香蕉穿孔线虫和根结线虫是严重制约香蕉生产的危险性病原线虫。由于对这2种有害线虫在该区的发生、分布、监测和防疫等方面缺乏研究,生产上无法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疫,对香蕉生产影响极大。该项目针对生产上急需解决的问题,首次在广西境内对香蕉有害线虫展开调查和监测,明确了广西香蕉有害线虫的分布、发生、为害情况,其中以根结线虫分布最广、为害最严重,是广西香蕉线虫的优势种类,危险性检疫对象香蕉穿孔线虫在该区香蕉地未见发生;开展了香蕉根结线虫发生规律的研究,掌握其随种苗远距离传播、栽培条件对线虫发生的影响,虫口密度随季节变化而波动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制定有效的防疫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开展了香蕉根结线虫检疫技术和栽培防病技术研究,筛选利用生物杀线剂和拮抗菌肥,合理使用高效低毒化学农药,改进田间施用方法,研究制定一套适合田间大面积防治香蕉根结线虫的综合防疫技术。在田东县祥周镇中平村和武鸣县罗圩镇板新村开展香蕉根结线虫病综合防治田间试验示范。经专家现场查定:中平村示范面积120亩,板新村示范面积150亩,综合防治效果达75%以上,其中综防1区根结防效达82.50%,土壤虫口防效达81.75%;2009年-2011年,项目通过授课、田间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的防治技术培训,先后在田东县祥周镇、南宁市郊坛洛镇、隆安县丁当镇、武鸣县罗圩镇等地开展香蕉根结线虫病田间综合防治推广应用。累计推广应用面积4562亩,平均防效达71%以上,有效控制香蕉根结线虫病的发生为害,新增香蕉总产量211.79万公斤,新增总产值635.28万元,有效控制香蕉根结线虫病的发生,减少化学农药的污染,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项目在完成各项任务的同时,加强实验室平台建设,积极参加由国家认监委组织的实验室认证测试。该实验室对组织方提供的多份香蕉穿孔线虫与其它线虫盲样进行检疫鉴定、测量描述和显微拍照,提交了合格的测试结果,并通过专家鉴定和实验室资格审定,于2010年1月15日获得国家认监委颁发的香蕉穿孔线虫检疫鉴定能力验证合格实验室证书,证书编号:CNCA-09-B02-26。
需求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