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秀区麓阳村无公害优质稻示范基地建设

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南宁市青秀区科学技术局;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5411

成果描述:

该项目是2008、2009年由南宁市科学技术局以南科发字[2008]23号、南科发字[2009]23号文件下达的项目(合同编号:200801021B-5、200901012B-17),通过实施集成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生态防治等绿色控害新技术措施,提高农户对绿色有机优质稻栽培及主要病虫害的防控意识和技术水平,实现优质优价,确保农民增收。该项目安装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66盏,安装诱捕器82个,应用面积2200亩,对三化螟和稻纵卷叶螟防效分别比常规防护区(无灯区)提高84.97%和65.76%,亩产量提高增产20.12%,防治效益提高31.85%,幅射带动该村及附近村庄面积共计20000亩。在水稻防控关键时期施用高效低毒低风险药剂防控水稻纹枯病共500亩,施1次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药后7天的防效为86.15%,药后15天的防效为79.75%,其防效比常规防护区提高了16.98%。该项目推广优质稻新品种八桂香、新香占、中广香1号、力源占2号4个,累计推广绿色有机优质稻87208亩,其中绿色优质稻82541亩;有机稻4667亩。经测产优质稻产量为472.7~514.2公斤/亩。建成1个有机栽培示范基地,累计实施面积4667亩,有机水稻平均亩产量394.31公斤。产品达到有机产品标准,通过有机生产基地认证,生产优质有机大米185.50万公斤。稻谷亩年产值5362.62元,比种植普通优质稻每亩增收2386.62元(按年、稻谷计算),增收80.00%。注册公司“德米客”有机大米自主品牌。该项目总结出适合刘圩镇麓阳村生产的《优质稻无公害栽培技术》、《有机水稻栽培技术规程》等技术资料。建立“猪-鸭-蚯蚓-优质稻”全生态产业链模式,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应用绿色控害技术及绿色有机栽培模式综合技术,整体提高防控效果,并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降低化肥农药残留和防控成本,对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优质稻种植水平等方面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极为显著。
需求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