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金寨县澳门森利集团高新生物农业科技开发研究所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4892
成果描述:
| 中国农业生产需认真对待和应对的两大挑战是“日益加重的耕地土壤退化”和“不断加重的隐性饥饿”;”问题,以“区域性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为核心的农业生产模式是应对土壤退化和“隐性饥饿”的有效手段。金寨县澳门森利集团高新生物农业科技开发研究所开创了以“区域性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为核心的农业生产新模式,对遏止土壤退化、农产品品质下降、有害物质的积累和残留、提升农产品营养品质和原始风味、改善“隐性饥饿”现状做出了大胆尝试。该项目在金寨县选取近50亩的六安瓜片种植区域为实验基地,通过研究区域性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的关键技术,实现区域性土壤与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小组研发了一种“可改良区域土壤的原生态益生菌培多微复合菌肥”,可以明显促进茶株对氮、磷、钾等养分的吸收和利用,促进植株的生长。该菌肥在配方设计时充分考虑到传统六安瓜片核心产区土壤中原生态、多样性微生物菌群的数量和结构,通过保护性发酵和培育区域多样性微生物菌群,施用后使原优势产地茶园土壤逐步恢复至最佳、最原初的微生境水平,从而恢复历史名茶最纯正的风味和品质。基于该项目研究,已获得两项发明专利授权证书,两项实用新型授权证书,发明专利为“一种提高茶树酸性土壤硒元素生物利用度根生多微生物硒肥”、“夏季施用提高红茶品质的多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科研基地生产出的红、绿茶经国家级权威化验机构化验测试,茶叶中的内含有益物质均超出了普通茶叶的范畴,有害元素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达到了农副产品的增收,食品安全的目标,给将来的茶产业工业化生产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徽澳富硒六安瓜片、徽澳富硒红茶均荣获2013首届中国珠海茶文化博览会金奖。2013年底由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对该科研所基地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已被列为“2013、2014年中国循环经济典型案例”。2014年底,基于该项目技术成功转化四项科技成果,获得安徽省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技术水平国内领先。成果分别是一种可改良区域土壤的原生态益生菌培多微复合菌肥(液态)、一种可改良区域土壤的原生态益生菌培多微复合菌肥(固态)、徽澳富硒营养红茶、徽澳富硒六安瓜片。项目实施后,对于50亩示范区而言,茶叶销售收入将增收5000元,如果六安整个茶园区域进行示范,15万亩的茶园将实现增收7500万元,实现净利润450万元,带动农民就业5000人。对于行业来说,将改变农产品种植的现代模式为现代化传统模式,带动行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等方向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对于环境来说,将充分利用农业种植的特点,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循环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