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僵菌农药对家蚕致病性的研究

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4858

成果描述:

随着全国生物农药的普及,其对经济昆虫的危害也体现了出来。如僵菌农药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该病对蚕桑的影响,为了应对僵菌农药及其它病害对蚕桑产业的危害,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桂财教〔2011〕23号文件下达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桑蚕茧丝加工与产业链延伸技术研究与示范”所属课题“绿僵菌农药对家蚕致病性的研究”。项目较全面地研究了僵菌农药包括白僵菌、金龟子绿僵菌(黑僵菌)等生物农药对家蚕致病性。研究显示蚕区使用绿僵菌农药仍会有相当大的可能性引起家蚕绿僵病爆发。研究发现绿僵菌萌发喜低温多湿,针对这一特点,结合广西现行品种具有抗高温特性,研发了一套适合亚热带品种、气候及农民的养蚕技术水平的高温物理防僵技术。通过研究掌握了僵病的发生规律,分析僵病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及时对僵病危害进行预警。2013年春季对僵病的发生进行了预测,及时地在广西蚕业信息网上对僵病的可能发生进行警示发布,指导蚕农对僵病发生做好提前防范。该课题研究成果,可推广应用于农业领域的蚕桑产业,特别适合于亚热带高温多温环境的蚕区。它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研发出了有效防治僵病的高温防僵技术和蚕病综合防治技术,项目实施期间在象州县、上林县设立应用示范点,使蚕病综合防治技术通过小蚕共育辐射到蚕农两县共计桑园面积52.45万亩,饲养量达199.31万张,平均年66.43万张,年平均张种比实施前增产2.08公斤,增产了4.79%,三年累计新增蚕茧产量4157.42吨,新增产值1.53亿,新增利润1.15亿。该项目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内同类技术的领先水平。
需求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