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上海市 宝山区
关键词: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重庆市南川区金佛山科研监测中心
成果类型:其它
成果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编号:A2021061000002189
成果描述:
银杉,松科乔木,冰川孑遗植物,残留世界幸存中国的唯一的一属一种,全世界树高1米以上大树不足2000株,存量少,群落结构单一,自然更新能力十分低下。如何保护银杉原生地生态,健康保存孑遗植株,并在尽量不损伤原植株的基础上,促进这一物种的自然更新和开展就地迁地人工繁育,提高人工繁育银杉幼苗存活率,不断扩大银杉种群和数量,是课题组长期钻研的主要技术内容。 由于材料来源局限,国外尚无有关银杉人工繁殖的报道。课题组70年代末就开始开展银杉人工繁育研究,研究团队在该领域的研究水平与成果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课题组最早开展银杉成熟胚离体培养及愈伤组织诱导研究,最早成功进行银杉人工繁育造林等。多年来,课题组长期监测和分析研究银杉生存的立地条件、环境因子,研究银杉生物学特性,创造性开展银杉有性无性繁育,通过人工干预进行种子处理、扦插繁殖、病害防治,开展出苗保苗、苗期管理、伴生树种选择、栽培造林等工作。种子低温储藏提高发芽率试验成功,幼苗特殊病害防治见效,掌握了银杉有性无性繁殖、银杉幼苗和苗期存活率关键技术。 1980年,课题组最早通过中国植物学会主办的《植物杂志》期刊向全世界召告:金佛山银杉种子繁育试验成功。消息传出后,中国科学院和各省专家教授纷至沓来,金佛山银杉响誉世界。因为银杉,1988年,金佛山批建国家森林公园;1999年,金佛山成为全国首批科普教育基地;2000年,国务院批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4,金佛山成为世界遗产地。通过多年研究、实践,重庆金佛山已然走在银杉保护、繁育和推广的最前沿,发表论文2篇。银杉人工繁育得到专家认可,引来同行交流,高校老师带学生观测研究,论文被他人专著、论文和网站多次引用。重庆缙云山保护区90年代初专程引种两株金佛山银杉人工幼树;广西已成功繁育并种植了银杉幼树,贵州大沙河保护区多次交流也成功繁育种植。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成效显著,特别有利于遏止这一物种的衰亡,也有效促进了其原生地的保护。银杉在金佛山健康成长,得到有效繁衍保存,维护了生态安全、有着不可估量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